您现在的位置: 飞龙掌血 > 飞龙掌血功效分类 > 正文 > 正文

抑郁与心脏病相关的生物学机制凝血和血管内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1/4/1 18:56:40

第二节凝血和血管内皮功能障碍

已有研究显示,那些医学上确诊的抑郁症患者和存在抑郁的CAD患者心脏事件风险增加,与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导致机体促血栓和抗血栓形成机制失衡相关。

研究一致显示,抑郁使血小板活化增强。抑郁患者相较于健康受试者,血小板表面5-HT2受体结合位点[34,35]和5-羟色胺诱导的血小板钙动员增加[36]。血小板激活后释放5-羟色胺,进一步刺激5-HT2受体诱导血小板聚集和冠状动脉收缩[37],促血栓形成,上述研究支持如下理念,抑郁患者存在5-羟色胺介导的血小板聚集功能障碍。已有研究显示,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抑郁患者的血浆中促血栓因子如血小板因子-4(PF-4)、?-凝血球蛋白、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和血栓素水平的升高[38]。另一方面,不断累积的证据表明,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可降低抑郁症患者血小板高反应性和高聚集性[39,40],并且在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抑郁患者中,减少血小板/内皮标志物?-凝血球蛋白、P-选择素和E-选择素的释放[41]。这或可解释SSRIs类药物可降低CAD合并抑郁患者死亡率风险[42-44]。

抑郁和促血栓形成机制之间的相关性,在初诊重度抑郁发作未用药患者中,可溶性CD40配体水平增强,进一步得到证实[45]。CD40配体是一种跨膜蛋白,在血小板活化后自血小板迅速释放,可促进和加速与动脉粥样硬化进展相关的促炎症和促血栓形成活动[46]。Leo等[45]发现,在未用药的重度抑郁症患者中,可溶性CD40配体水平与促凝血因子FVIIa和F1+2以及促炎症标志物白细胞介素(IL)-6、IL-1和肿瘤坏死因子(TNF)-ɑ呈正相关。这表明,在重度抑郁症患者中,自活化的血小板释放的可溶性CD40配体可诱导促凝血和促炎症反应,反过来又可能促进缺血性事件。然而,研究发现循环中的可溶性CD40配体水平在近期MI合并抑郁患者和未合并抑郁患者之间的差异并不显著[47]。

也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血管内皮功能障碍是抑郁症和缺血性心脏病之间的一个潜在联系。为支持这一假设,一些研究表明,在存在或不存在CAD的成人抑郁症患者中,肱动脉超声测得的内皮依赖性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功能降低[48-50]。这一现象不仅在那些可能存在显著动脉粥样硬化的老年抑郁症患者中观察到,在那些没有显著动脉粥样硬化的青春期年轻女性中也观察到[51]。而且,相较于非抑郁症个体,在近期经历急性冠脉事件的抑郁症患者中,循环内皮细胞活化标志物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的水平显著升高[52]。

抑郁症患者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降低,一氧化氮(NO)生成减少、血小板活性增加,导致重度抑郁症患者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NO由具有不同亚型的一氧化氮合酶(NOS)催化L-精氨酸合成,不仅具有血管舒张功能,还可抑制血小板聚集和粘附。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存在于血管内皮细胞和血小板,无论是内皮细胞源性和血小板源性NO,均可防止血小板粘附于血管壁和血小板聚集[53],因此,可抑制血栓形成触发冠状动脉事件。最近,研究发现重度抑郁症患者中血小板eNOS活性和NO代谢产物血浆二氧化氮水平显著降低[54],服用SSRI帕罗西汀与重度抑郁症患者血小板eNOS活性显著增加相关[55],这或可解释该药物对存在CAD的抑郁症患者具有心血管保护作用。

参考文献

[36]Beunen,G.andThomis,M.()Geneticdeterminantsofsportsparticipationanddailyphysicalactivity.Int.J.Obes.Relat.Metab.Disord.,23,S55-S63.

[37]Schousboe,K.,Willemsen,G.,Kyvik,K.O.etal.()SexdifferencesinheritabilityofBMI:a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feilongzhangxuea.com/gxfl/718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飞龙掌血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