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與汝敵
宣德之貴
明代宣德皇帝朱瞻基治國有方,「吏稱其職,政得其平,綱紀修明,倉庾充羨,閭閻樂業。歲不能災。蓋明興至是歷年六十,民氣漸舒,蒸然有治平之象矣」,史稱「仁宣之治」。他還深諳藝術,在詩、書、畫及遊藝等方面都具有很高造詣,以致彼時雕漆、範金、織綉、制墨、埏埴等諸類宮廷工藝品皆成就斐然。這一時期的瓷器燒造,「以諸匠之精藝者為之」,且有品秩較高的內官赴廠監造,成品亦經過嚴格篩選,次品廢品皆被「分類摧毀,單獨埋藏」,可見宣宗對其頗為重視,御制瓷器自是品格超群。
明宣宗朱瞻基
宣德御窯瓷器,尤以青花「開一代未有之奇」,以古樸典雅的造型、晶瑩潤澤的釉色、豐富多樣的紋飾而聞名於世。青花器發色莊重舒雅,色調深沉雅靜,自然天成,幽菁瑰麗,為明代青花瓷器之冠。明王士性《廣志繹》中載:「本朝,以宣(宣德)、成(成化)二窯為佳,宣窯以青花勝,成窯以五彩。」明張應文《清秘藏》對宣德時期的青花瓷器也讚譽有加:「我朝宣廟窯器,質料細厚,隱隱橘皮紋起,冰裂鱔血紋者,幾與官、汝窯敵。即暗花者,紅花者,青花者,皆發古未有,為一代絕品。」清人朱琰《陶說》更直言:「故論青花,以宣窯為最。」
明宣德青花雲龍紋十棱葵瓣式洗
「大明宣德年制」款
W18.7cm
估價待詢
備註:
1.香港蘇富比,.11.15,Lot(圖錄封面)
2.T.Endo舊藏
3.香港蘇富比,年4月29日,編號,成交價:HKD13,,
4.香港蘇富比,年10月23日,編號,成交價:HKD28,,
5.北美十面靈璧山居收藏,編號SO
著錄:
1.《香港蘇富比二十周年》,,圖版57
2.《香港蘇富比三十周年》,,圖版
本品造型精巧別緻,端莊秀雅,呈葵瓣花口十棱式,淺壁,器口起伏有致,至底微斂,底心微凸,盡顯曲線變化之佳妙。考其形制當為印模而成,凡印器入窯遇火容易疵裂變形,完好者百中不得一二。若如本品此般纖薄,卻毫無變形之不足,殊為珍稀。其胎體細膩潔白,釉質瑩潤亮青,青花自然暈散,為明代宣德時期的青花標準器之一。內底心青花雙圈內繪一五爪降龍穿梭於祥雲之間,龍首威武昂揚,鬚髮長而向上飄起,龍身舒展修長,雄姿遒勁,矯健勇猛,氣奪千里,靈動活現中不乏威嚴。外壁十組菱花形開光,每一開光內均繪有一團龍,升龍與降龍相間,游龍矯健飛躍,威勢凌人,規整中富於變化,整體組合主次統一,相得益彰。紋飾採用小筆渲染填色,筆觸細膩,精巧有神,淡描勾線與渲染相結合,勾畫婉轉流暢,畫法布局既靈活多變又有較強的規律性,使得龍紋造型層次豐富,精細典雅,凸顯宮廷龍紋的震懾之感,可謂曠世雋品,極負盛名。
此洗妙作十瓣花式,花瓣邊沿於中微斂,頗似蜀葵,故常名葵式洗。蜀葵,戰漢之際編纂的《爾雅》名其曰「菺,戎葵」,晉代出現「蜀葵」之名。她是唐代詩人岑參筆下的年少光陰:「人生不得長少年,莫惜床頭沽酒錢。請君有錢向酒家,君不見,蜀葵花」;是宋人陸遊筆下的心心相印:「翩翩蝴蝶成雙過,兩兩蜀葵相背開」;是明人張翰筆下的赤誠忠心:「蜀葵花草干高挺,而花舒向日……丹心則一,故恆比於忠赤」;亦是清人錢宛鸞筆下的一笑百媚生:「織雲制粉,裁霞剪綵,倚醉嫁熏風……傲殺杜鵑,不輸芍藥,蜀地笑芙蓉。」宋人將其入畫而有《蜀葵圖》(現藏上海博物館)、《百花圖卷》(現藏吉林省博物館);明畫如《蜀葵紈頁》(現藏故宮博物館)用色更豐,愈顯蜀葵色之鮮妍、形之婀娜。
南宋官窯洗巴婁爵士伉儷舊藏
現藏牛津大學艾希莫林博物館
宋人取其形入瓷,得葵瓣盤、葵口碗、葵瓣洗等器。官窯、哥窯等時有燒制葵瓣洗之形,或開六棱、八棱、十棱,多者甚至有十二棱。已知宋器十棱洗散見於北京故宮博物院、台北故宮博物院、牛津大學艾希莫林博物館、克里夫蘭美術館等處,拍賣市場上偶有得見。器底均施滿釉,裹足支釘燒造,秀雅考究;直徑以12厘米左右為多,偶有逾20厘米者。盈手而握,尤若蜀葵半綻未放,凝潤溫雅。
明宣德青花團龍紋洗
年出土於御窯珠山
明宣德青花雲龍葵瓣式洗
故宮博物院藏
明永樂時期復燒十棱洗,見甜白及青花兩種。景德鎮永樂地層曾出土甜白釉十棱洗殘片,見《景德鎮出土明初官窯瓷器》,台北,年,頁-,編號。首都博物館珍藏一永樂青花十棱洗,洗內繪龍紋,外壁飾團龍,尺寸最小,直徑僅15.7厘米,見《首都博物館藏瓷器選》,文物出版社,北京,年,頁30、,編號。另一例見克利夫蘭美術館館藏,於首都博物館裝飾相類之外,外底亦繪團龍,直徑18厘米,著錄於《賽福潤絲與格蕾塔·米禮肯伉儷收藏圖錄》,克利夫蘭美術館,1年,編號27,彩圖2。第三例於佳士得香港年4月26日上拍,拍品(直徑18.3厘米)。
明宣德青花雲龍紋十棱洗
大維德基金會藏大英博物館藏
宣德時期承繼了這一制式,惟足內不再繪五爪飛龍,代之以宣德六字款。景德鎮出土復原器,見《景德鎮出土明宣德官窯瓷器》,鴻禧美術館,台北,年,圖錄編號19-1。台北故宮藏有數件,直徑可分為15.7-15.8厘米、18厘米及20厘米左右三類。年出版的《故宮瓷器錄第二輯明(甲)》(下編)著錄其中兩件,口沿皆有金屬扣。蘇富比香港年10月27日上拍一例,編號35(直徑18.5厘米)。另有一件上拍於瀚海拍賣,年6月30日,編號,尺寸較大,直徑達21厘米,雖口沖有崩,仍以萬元高價成交,後依次上拍於佳士得香港,年5月27日,拍品編號,及保利北京,年12月5日,編號,成交價萬。
幾百年前,此件十棱洗或曾陳於宣德皇帝的案頭,伴其指點江山、揮毫潑墨。為政為文為畫,皆得雅器相隨。龍騰於天,自是才思敏捷、文思泉湧。
審美品味極佳的雍正皇帝對十棱洗尤為偏愛。大英博物館藏雍正時期《博古圖》精心繪製了二百逾件清宮珍藏,其中便有永宣時期的鳳紋十棱洗一件,以精巧木座相承,雅然素秀。故宮博物院藏一清雍正青花雲龍紋葵花式洗,雖為八棱,但外壁亦繪無邊飾團龍紋,底書宣德年款,當照宣德模本而制,可見其珍視有加。
清雍正博古圖(局部)卷六
「大明宣德年制」青花料楷書款位於器物外底,六字雙行排列,款識外圍以雙線圓圈。款識筆法工整,清秀剛勁,骨肉勻稱,自然大方。筆劃粗細適中,筆法遒勁有力、樸拙蒼健。宣德朝御瓷款識的粉本應出自當時大書法家沈度之手。沈氏對明初宮廷文化生活影響頗大。明焦竑《玉堂叢話》卷七「巧藝」條記述:「度書獨為上所愛,凡玉冊、金簡,用之宗廟朝廷、藏秘府、施四裔、刻之貞石,必命度書之」。沈度著名墨跡《張桓墓碣銘》中的「大」、「宣德」三字與此洗款識所寫非常相像。可見宣德瓷器上的年款或由沈度書寫後,再交工匠臨摹上瓷。
明宣德元年《一笑圖》紙本設色縱厘米橫72厘米
鈐御印「廣運之寶」納爾遜阿特金斯博物館藏
將《一笑圖》畫中宣德元年宣宗御題,與本件十棱洗的年款詳加對比,便會發現此寫款的風格脫胎於宣宗筆意。
觀不同制式之十棱洗,宣德御瓷均遵循了嚴格的程序,處處彰顯皇權獨尊的不凡,故終明之世,精光不泯。嘉靖朝謝肇淛於《五雜俎》贊曰:「宣窯不獨款式端正,色澤細潤,即其字畫,亦皆精絕。」「惟宣德款制最精,距今百五十年,其價幾與宋品矣!」明田藝蘅在《留青日札》中更是驚呼:「宣德之貴,今與汝敵!」
此器精緻細巧,因物賦形,紋飾不待矯揉,雄放洒脫,淋漓盡致地展現了宣德時期青花瓷器典雅秀美的藝術風采,執之品鑒,纖巧怡人,尤極精妙,堪稱臻妙之品。
除本件宣德十棱龍紋洗外,已知可歸於「T.Endo」名下的藏品另有兩件。其一為北宋磁州窯刻花褐彩梅瓶,曾為克拉克夫人舊藏,參加過-36年倫敦中國藝術國際博覽會等多次展覽。其於佳士得香港年11月1日上拍時(編號),圖錄標註為「T.Endo先生收藏」,並以逾萬港元之高價成交,至今似仍為磁州窯拍賣之最高成交價。
←請左右滑動瀏覽→
明成化填綠彩龍紋盤
「大明成化年制」款
D20.5cm
RMB12,,-22,,
備註:英國私人收藏,購於二十世紀二十年代,並由後人保存迄今
盤敞口,弧壁,淺腹,圈足。罩施白釉為地,內底心及外腹部均於胎上刻劃雲龍紋,間以火珠、「壬」字雲紋,龍身盤曲遒勁。花紋處澀胎不施白釉,高溫燒成後於紋飾處填繪綠彩,再入窯低溫烘燒。外壁釉下暗刻海水波濤紋,兩條綠彩龍紋裝飾其間,盤底青花雙圈內楷書「大明成化年制」款。
白釉綠彩龍紋器為成化朝創燒品種,而暗刻紋飾者,為其中工藝最為複雜品類。成化時期,皇家對官窯瓷器的燒造與管理均十分嚴苛,尤其飾有龍紋的御窯瓷器更甚,僅限於宮廷使用,嚴禁外流和私藏。《明憲宗實錄》載:「掌太醫院事左通政方賢謫戍遼東。先是西廠未罷時,太監汪直惡賢,遣人就其家搜檢得片腦、沉香等葯,並以為盜之官庫者,且家藏御墨並龍鳳瓷器,俱屬違法,故得罪。御醫史斌以附賢,亦發為民。」可見成化御窯森嚴的等級制度,代表皇家至高無上的威儀,尊崇而不可冒犯。
且此一時期,不僅將燒造的殘次品打碎填埋,還將大量完好的貢余品銷毀處理,故而成化御窯存世者皆為稀世之罕有品,以至於在明代晚期即已為世所珍。成書於萬曆年間的《萬曆野獲編》既有:「城隍廟開市在貫城以西,每月亦三日,陳設甚多……至於窯器最貴成化,次則宣德。杯盡之屬,初不過數金,余兒時尚不知珍重,頃來京師則成窯酒杯每對至博銀百金,予為吐舌不能下」;又載「本朝瓷器,用白地青花間裝五色,為古今之冠。如宣窯品最貴,近日又貴成窯,出宣窯之上。」
←請左右滑動瀏覽→
明成化填綠彩釉戲珠龍紋盤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明宣德寶石紅釉盤
「大明宣德年制」款
D20.4cm
RMB3,,-4,,
備註:
1.倫敦佳士得,.12.04,Lot;
2.倫敦蘇富比,.12.13,Lot;
3.香港蘇富比,.05.01,Lot;
4.私人舊藏;
5.北美十面靈璧山居收藏,編號EK75
明嘉靖黃釉仰鍾杯
「大明嘉靖年制」款
D12.3cm
RMB4,,-6,,
備註:
1.倫敦蘇富比,.07.26,Lot68;
2.E.T.霍爾家族舊藏;
3.香港蘇富比,2.05.02,Lot
4.北美十面靈璧山居收藏,編號EK57
展覽:"IronintheFire",東方陶瓷學會,阿什莫林博物館,牛津,年
明洪武釉里紅松竹梅盞托
W19.5cm
RMB,-,
備註:日本藏家舊藏
明洪武青花模印雙鳳祥雲大碗
D19cm
RMB,-,
備註:日本藏家舊藏
明永樂青花纏枝花卉折沿大盤
D41.5cm
RMB2,,-3,,
備註:香港佳士得,7.05.29,Lot
明永樂青花花卉紋雞心碗
D10.3cm
RMB1,,-2,,
備註:英國藏家舊藏
明永樂青花輪花紋綬帶耳葫蘆瓶
H26cm
RMB6,,-8,,
備註:瑞士玫茵堂舊藏
出版:康志君,《玫茵堂中國陶瓷》,倫敦,-年,卷4,編號
本品屬明初景德鎮御窯經典造型之一,呈葫蘆形,上半部斂口鼓腹,中部束腰,下腹部呈扁圓形。承矮圈足。頸肩兩側置對稱綬帶耳。通體罩施白釉,釉汁瑩潤肥腴,其上以青花為飾,紋飾皆以雙弦線分隔,上部飾環帶狀纏枝花卉紋,雙耳飾纏枝番蓮紋,下腹部雙面對飾寶相輪花紋,外環錢紋。所繪青花發色蒼妍,微有暈散,濃重處泛藍黑色,鐵鏽斑色澤沉鬱,沁入胎骨。構圖疏朗雅緻,紋樣寫實傳神,畫功嫻熟,勾、勒、點、染諸法,運用皆宜,筆觸濃淡不一,暈散自然,從而使畫面富具蒼翠欲滴的意趣,透出雋永雅麗之美。
整器造型及紋飾皆明顯具有濃厚的伊斯蘭風格,自永樂三年始,重開海外經貿,弘化天朝聖德,中外交往密切,造型及紋飾上多有相互交融,這種帶有伊斯蘭風格的瓷器除流行於海外,內廷亦多有燒造。其造型大多受西亞金、銀、銅器的影響,或仿西亞的金屬等器皿器形生產的。如本品之造型即可於十三世紀的伊斯蘭金銀器上尋得類似形制,除了造型的域外風格以外,本品之紋飾也採用了皆富中東色彩的花卉植物纏枝紋樣,可謂集古今之菁華,融中外之風格,開啟青花瓷器之黃金時代,清人藍浦於《景德鎮陶錄》中贊曰,「永窯……土埴細,質尚厚,青花深翠,式樣精妙,若後來仿製者殊差!」。
明宣德青花纏枝花卉紋大碗
「大明宣德年制」款
D20.7cm
RMB2,,-3,,
備註:日本關西名古屋重要私人藏家舊藏
明宣德青花纏枝靈芝大碗
「大明宣德年制」款
D28.9cm
RMB6,,-8,,
備註:香港蘇富比,.05,Lot16
此碗造型端莊敦實,胎體厚重堅緻,口沿平切,稜角明顯,敞口、寬口沿、深腹、圈足,碗外壁以青花繪纏枝靈芝紋、海水紋、變體蓮瓣紋。口沿雙弦線下書「大明宣德年制」六字楷款,其風骨雋秀,筆意清新,端莊內蘊稚拙,頗似晉唐小楷渾厚樸拙之法度,樸拙蒼健,古意盎然,絕非庸手所為。
據考證宣德一朝御瓷款識的粉本應出自當時大書法家沈度之手,沈度的書法深得聖意鍾愛,宣德皇帝常以之為師,故《萬曆野獲編》贊宣德皇帝的書法「學顏清臣,而微帶沈度姿態。」沈氏對明初宮廷文化生活影響頗大。明焦竑《玉堂叢話》卷七「巧藝」條記述:「度書獨為上所愛,凡玉冊、金簡,用之宗廟朝廷、藏秘府、施四裔、刻之貞石,必命度書之」。今審沈度著名墨跡《張桓墓碣銘》中的「宣德」、「年」三字與瓷器上的款式如出一人之手,無論其點之大小,劃之長短,運筆之輕重,間架之疏密均非常相像,可見宣德瓷器上的年款是由沈度書寫後,再交工匠臨摹上瓷的。
明永樂釉里紅暗刻雲龍紋罐
H21.5cm
RMB3,,-5,,
備註:國有文物商店舊藏
出版:楊文玲主編《文苑掇英——雲南省文物總店近年徵集瓷器雜項文物選集》,雲南昆明
明正德青花穿花龍紋盤
「大明正德年制」款
D19.7cm
RMB1,,-1,,
備註:
1.英國倫敦古董商BluettSons舊藏;
2.德國私人藏家舊藏;
3.北美十面靈璧山居收藏,編號
展覽:"ASelectionofMingandQingPorcelain:EskenaziGallery",EskenaziLtd,倫敦,年11月5至27日
出版:"ASelectionofMingandQingPorcelain:EskenaziGallery",EskenaziLtd,倫敦,年11月,編號05
明永樂甜白釉暗刻藏文吉祥頌纏枝蓮花僧帽壺
「日平安,夜平安,陽光普照皆平安,日夜永遠平安泰,三寶護佑永平安」
H20.2cm
RMB2,,-3,,
備註:
1.倫敦佳士得,年6月12日,編號
2.瑞士玫茵堂收藏
出版:《玫茵堂中國陶瓷》,康蕊君,倫敦,-年,卷2,編號
展覽:《玫茵堂收藏中國陶瓷》,大英博物館,倫敦,年
明永樂銅鎏金四臂文殊菩薩坐像
「大明永樂年施」款
H21cm
RMB8,,-12,,
備註:瑞士重要私人藏家收藏
在藏傳佛像藝術體系中,明代宮廷造像無疑是一種重要而獨特的藝術風格。它是明代永樂和宣德兩朝宮廷御用監「佛作」製作的漢藏風格造像,主要用於賞賜西藏上層僧侶,為朝廷推行的宗教籠絡政策服務,具有無與倫比的歷史、藝術、工藝和宗教價值。在過去近二十年的佛教藝術品市場上,明代宮廷造像一直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引領着佛教造像在藝術品市場上不斷向前邁進。
近些年,雖然我們欣喜地看到佛像藝術品市場已趨向成熟,不再是明代宮廷佛像一統天下的尷尬局面,一些藝術性、工藝性較強和題材獨特的佛教造像紛紛脫穎而出,受到市場的追捧。然而,儘管如此,明代宮廷造像的價值和地位已經牢固樹立,不可撼動。試想,如果藝術品市場上沒有明代宮廷造像,如果佛像專項收藏中缺少明代宮廷造像,那將是一個多麼大的缺憾!因此,今後的佛像藝術品市場上,明代宮廷造像仍將作為佛像中的尤物受到佛像藝術品愛好和收藏者的特別關注,繼續發揮其重要引領作用。現在我們欣賞的這尊明永樂款銅鍍金四臂文殊菩薩像,就是一尊風格典型的明代宮廷造像,由這尊造像我們不但可以欣賞到明代宮廷造像獨特的藝術風采,更可以領略到明代宮廷造像在佛教造像藝術中的特殊地位和價值。
此像頭戴花冠,頭頂結高髮髻,耳側繒帶呈U字形翻卷,耳下垂圓環。面形方正,面容莊嚴肅穆。雙肩寬厚,腰部收束,軀體柔軟,肌肉飽滿有力。特別是它的身體略向右傾,顯現出軀體的阿娜和體態的動感。上身飾項圈和長鏈,項圈下綴U字形連珠式瓔珞,下身着長裙,腰間束寶帶,腰帶下亦有U字形連珠式瓔珞裝飾,雙肩披大帔帛,手和足部有釧躅裝飾。裙子與帔帛採取寫實手法表現,衣紋流暢優美,生動表現出絲織物本有的質感。結跏端坐於雙層束腰式蓮花寶座上,四手各持象徵其功德與智慧的法器。其中,一雙右手持劍,橫斷上空,象徵智慧之劍斬斷一切執着和纏縛,左手於胸前拈一支烏巴拉花莖部,延伸到左耳邊的花朵上置般若經篋,象徵所有智慧來自般若經典;另一雙左右手分持箭和弓,象徵能除去無明愚痴。蓮花座造型規範,上下邊緣各飾一周圓形的連珠紋;蓮花瓣周匝環繞,飽滿有力,頭部飾有立體感較強的卷草紋;座面陰刻「大明永樂年施」六字款,文字細勁,書體柔美,為永樂宮廷造像中最為標準的款識。蓮座下有完好的裝藏,使其繼續保有神秘的宗教靈性與加持法力。封蓋中央部位刻有十字金剛杵,金剛杵中心刻陰陽魚圖案,封蓋的邊緣均勻分佈有固定底蓋的八個剁口,底蓋及周邊殘留有硃砂和封蠟,這些都顯示了裝藏的完好無損。
——通達空性智慧的殊勝修法本尊
首都博物館研究員黃春和
明永樂銅鎏金彌勒菩薩坐像
「大明永樂年施」款
H21cm
RMB5,,-8,,
備註:
1.StephenMarkbreiter伉儷收藏;
2.蘇富比香港.10.7,Lot
←請左右滑動瀏覽→
明永樂剔紅高士庭園葵口大盤
「大明永樂年制」款
W34.5cm
RMB3,,-5,,
備註:法國藏家舊藏
明永樂-宣德鈞窯月白釉四方倭角水仙盆
「七」字款
L18cm
RMB3,,-4,,
備註:
1.倫敦蘇富比,.12.10,Lot;
2.張宗憲先生「雲海閣」收藏;
3.紐約佳士得,2.03.21,Lot;
4.北美十面靈璧山居收藏,編號EK
展覽:"AnExhibitionofImportantChineseCeramicsfromtheRobertChangCollection",倫敦佳士得,年6月2至14日
出版:"AnExhibitionofImportantChineseCeramicsfromtheRobertChangCollection",倫敦佳士得,年6月,No.8
明宣德甜白釉刻一把蓮紋盤
「大明宣德年制」款
D34.5cm
RMB1,,-2,,
備註:瑞典藏家卡爾·坎普(CarlKempe)舊藏
明永樂甜白釉爵杯
L15.5cm
RMB,-,
備註:瑞士玫茵堂收藏;
出版:康蕊君,《玫茵堂中國陶瓷》,倫敦,-年,卷2,編號
展覽:大英博物館,年6月至9月,編號
明早期「內府供用」黃釉罐
「內府供用」款
H23.8cm
RMB,-,
明嘉靖嬌黃釉盤
「大明嘉靖年制」款
D22cm
RMB,-,
備註:日本藏家舊藏
明嘉靖祭藍釉盤
「大明嘉靖年制」款
D17.3cm
RMB,-,
備註:
1.Utterson家族舊藏;
2.R.H.R.Palmer舊藏;
3.蘇富比倫敦,年5月28日,編號;
4.瑞士玫茵堂收藏
出版:康蕊君,《玫茵堂中國陶瓷》,倫敦,-年,卷2,編號
明早期龍泉窯青釉玉壺春瓶
H34cm
RMB1,,-1,,
備註:日本重要藏家舊藏
明正統-景泰青花宮苑樓閣高仕圖葵口大碗
D29.6cm
RMB3,,-4,,
備註:香港蘇富比,7.10.09,Lot
明嘉靖青花「福壽康寧」仰鍾式杯
「大明嘉靖年制」款
D13cm
RMB1,,-1,,
備註:日本藏家舊藏
明萬曆鬥彩八吉祥大碗
「大明萬曆年制」款
D17cm
RMB1,,-1,,
備註:日本藏家舊藏
明萬曆青花五彩龍鳳紋盤
「大明萬曆年制」款
D22cm
RMB,-,
備註:日本藏家舊藏
明琺華蓮池花鳥紋梅瓶
H31.5cm
RMB,-,
備註:
1.香港蘇富比,.11.02,Lot;
2.香港蘇富比,.10.08,Lot;
3.北美十面靈璧山居收藏,編號EK
禹貢Ⅰ—大明?格古
預展時間:年11月29日至12月3日
預展地點:全國農業展覽館
拍賣時間:年12月4日18:00順延
拍賣地點:北京四季酒店5層A廳
-TheEn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