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推荐:《续写岁月的传奇——清华学子感悟《平凡的世界》》作者:史宗恺。搜索书名开始观看吧~
-----精选段落-----
华南广东、广西、海南
故事的主人公最终都不算成功,他们仅仅只是度过了一些风浪获得了暂时的平静。小说完结了,可生活仍在继续。孙少平总不会挖一辈子的煤,兰香不会仅止步于一个大学毕业生,孙少安的厂子规模也一定会再变化,未来并没有写出,但我们总知道,有理想而为之奋斗的人生而平凡,灵魂,总是不朽的,这乱世尘土里的花,会一直开,一直开。
肖珺,女,来自广东省深圳市,毕业于广东省深圳市新安中学,年考入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高中时期获曾多次获三好学生、成绩优异奖等荣誉。
平凡是世人的常态,但思想却是可以独特和高贵的,常看书,与思想深邃的大家交流,可以使自己的思想也得到淬炼和提升。衷心希望学弟学妹们能坚持并勇于向自己的目标前进,在平凡的世界中找到不平凡的自己。
平凡,命运,时代
材料学院农慧雨
我曾经跨过山和大海,也穿过人山人海,我曾经拥有着一切,转眼都飘散如烟。我曾经失落失望失掉所有方向,直到看见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
——朴树《平凡之路》
小时候,我们都固执地认为自己是一个不平凡的人,做世界的英雄,所有的人和事都受自己的影响。长大后,我们见到越来越多的人,发现大家或有同一个身份,或者在做同样的事,或者遇到同样的难题,或者掉入同一个陷阱,这些事使我们放弃了“独一无二”的想法,趋向于求同,趋向于“平凡”。
然而作为一个个体,独立存在于世界上。我们跌宕起伏的人生之路,对于每个个体而言,都是属于自己的一部史诗。不必追求我们有多么杰出,我们与他人相比有多么独特、多么不平凡。做好人生的每一个选择题,就是为自己打开了命运之门。
这就是平凡和不平凡。我想,读《平凡的世界》其中之一的意义在于,了解平凡人不平凡的奋斗之路,思考回归平凡的人生命运,在小说里各色人生中找到核心竞争力。
然而什么是命运?命运其实是一种选择,一个一个的选择环环相扣。比如田晓霞选择当记者,选择奔赴洪灾现场,毫不犹豫地选择救人而献出生命,她的胆识来自于她的性格,而这样的性格来自于她的学识和眼界还有家庭背景。比如孙少平没有选择接受哥哥的支持而是离乡打工,这样的选择是必然的,因为贫困的压力使他自尊自强,读书开阔了他的视野,也膨胀了他想走出去的欲望,哪怕只是当一名矿工;而他之所以能读书,首先是因为家里选择送他去县城读书而不是像他哥哥一样。选择一条路就像选择一种命运。小说《龙族》里有一句话大意是,你选择了一扇门,其他的门将永远对你关闭。有时候各项选择看起来是等价的但是你必然会选择那一个,只会选择那一个。这像是命运的安排而实际上是由种种因素铺垫的。而这些因素包括出身、经历、性格,还有时代。
再说时代。时代是什么?时代是一个机遇的平台,提供各种各样的选项。孙少平、孙少安所处的年代是时代转换的节点。新旧交替,乱流激荡。每个选择都没有对错之分,没有经验可谈,作为旁观者唯一可知的就是顺流的人可能有安身立命之法,逆流的人无法阻挡时代的步伐却也能走出自己独特的道路。然而身处乱流的他们其实并不知沿溯之分。这就是新时代的美妙之处,因为你做的每一个选择其实都是盲选,而每一次选择都开启新的道路。身处其中的人所能做的就是适应这个时代,自信地去做选择然后自尊自强地继续走下去。
你会在《平凡的世界》中看到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社会宏图中平凡的人的生活、情感,他们的梦想与现实、他们的坚毅自信或者悲伤绝望。在我的脑海中他们脸上永远蒙着黄土高原的风沙,站在黄土坡上唱着信天游。歌声传到离家的人的耳朵里,他们没有回头,而是挺直了方才被现实所累的腰杆继续前进。
农慧雨,女,来自广西百色市,毕业于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年考入清华大学材料学院,高中时期获全国高中数学联赛一等奖,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省级赛区)一等奖,南宁市优秀团员、三好学生等荣誉称号。
在南宁三中,“真·爱”教育中成长的我们无疑是幸福的。希望学弟学妹们带着这样的幸福追寻自己的理想。如果已经有梦,请勇敢去追,如果还未有梦,请先成为最好的自己,相信每一次努力都不会白费。
生着活着
美术学院刘家嘉
应该说我不曾经历过真正意义上的苦难,也未曾经历过沧桑,只是偶尔痛心过生活,不过也只是伤春悲秋,对于生活,我其实一无所知……只是低头走路,没有翻过山,没有蹚过河,在通读了《平凡的世界》后,才知道,原来绊过我的,不过是几粒石子儿。
苦难是人格的最高学府,书中让我感悟至深的,是少安和少平。书中的孙少安为了弟妹辍学回家务农。也许他平凡,因为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大背景下,每个人能捧起的,不过是心酸的黄土。可我说他不平凡,在社会的大学堂,他通透了生活,不因贫穷而自卑自弃,就算是一膝着地,他依旧高昂着头颅,不惧刻刀般的生活一次一次的削刻。牺牲了自己青涩的懵懂,他一力撑起来一家人的希望,生活没有给他的,欠他的,他拼了性命,流尽血汗去索要。永远不卑不亢,昂扬奋发的姿态,是他一生最好的注笔。这也启示我们该怎样去考问生命,去审视灵魂。
在他自己的感悟中,有那么一段让我深触悲凉却又是有力而深刻的。每当生活的暴风雨来的时候,他一颗年幼的心总要为之战栗,然后便迫使自己硬着头皮经受拷打。一次又一次,使他的心脏渐渐地强有力起来,并且在一次次的磨难中也尝到了生活的另一种滋味。他觉得自己正一步步迈向了成年人的行列,他慢慢懂得了,人活着,就得随时准备接受磨难。
泰戈尔曾说,我们最谦卑的时候,才最接近伟大。少安少平正是这样,少安拒绝了润叶是这样,少平和红梅也是这样。每天都是两个高粱馍馍,连喂猪都不要的东西,少平却甘之如饴,没有过多的抱怨,而是体谅家里的艰辛,少平都是在众人都吃完后,再去取自己的馍馍,甚至是被雨水打过的剩菜汤,他也是狼吞虎咽,仅仅希望能过平凡的一般人的生活,吃上乙等菜,可以在众人面前站在领饭的队伍排一排队,而生活窘迫如此,他的安慰变成了每日看着和自己相同境况的红梅和自己照照面,知道自己不孤单,虽然仅此而已,但心灵的陪伴,使得生活的痛变得柔和了几分。正如周国平老师说的,世界上美好的,是灵魂深刻的呼唤与应答。
在少平给妹妹的信中,有这样的话:首先要自强自立,勇敢地面对我们不熟悉的世界,不要怕苦难,如果深刻理解困难,苦难就会给人带来崇高感,亲爱的妹妹,我多希望你的一生充满快乐,可是,如果生活需要你忍受痛苦,你一定要咬紧牙关坚持下去,有位了不起的人说过,痛苦难道是白忍受的吗?它应该使我们伟大!
在黄土高坡上,流止的一切都孕育着生命的张力。就如同书中的信天游一般,雄壮而慷慨,透露着人的骨气。
现如今,我们亦处在平凡的世界当中,有人说,我们百般努力,不过是为了成为一个平凡的人。是这样的吗?有时候平凡的是这个世界,而我们只是还飞不高,看不到。冷冰冰的现代科技改变的是生活的方式,而不是我们的血性,我们踏的每一寸的土地,都留着本民族的血汗,都回荡着昂扬的奋歌。面对苦难,有的人活着如同死去,没有拼搏奋发的气力;有的人就算躺下了,也是倚枕着半块山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