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河池文艺圈”
和万人一起品读河池看世界!
罗大军,笔名慕云白,七零末,喜读书,多行走,偶撰文,有散文小说数十篇见于《河池日报》《河池文学》《南楼丹霞》等。曾任中小学教师、乡镇干部,现供职于凤山县大数据发展局。
小城散记
◎罗大军
桂西小城凤山,以山得名,以洞称奇。历史的烟云湮没不了凤山八景,云峰洞、鸳鸯泉、九曲河、雷峰寺、文笔峰、凤阳关、穿龙岩依然在时光深处熠熠生辉。
六百多年前,明代宰相刘伯温写下诗句:“江南千条水,云贵万重山,五百年后看,云贵胜江南。”在云贵高原南麓,桂西北一隅,有一座温婉灵秀的小城——凤山。
惊异于古人眼界之高远想象之雄奇,在没有卫星和航拍的远古年代,定是将灵魂脱窍而出,飘摇于数十里高空才能看到这样奇异的景象,方圆数十里间崎峰俊秀,山川环绕,流水迤逦,田畴平阔,当朝阳从东边如金瓶乍破之时,在云雾缥缈中隐隐看到一只彩凤仰首向东,两翅朝东南微微张开,五彩斑斓的尾翼扑扑洒洒于西南方。古人于是灵光乍现思如泉涌,提笔写下:“环山似凤,环凤皆山,屏翠丹嶂,凌霄欲飞”,寥寥数语道出了山之灵动,凤之蹁跹,这就是凤山之名的由来。
早在明代正德年间,凤山县衙所在地原为东兰州州牧、明代著名抗倭名将狼兵首领韦虎臣相中,欲将州治从东兰武篆迁到此处,从千里之外聘得粤籍石匠砌照壁墙脚于州治衙门前,并刻石狮子一对。后韦虎臣远征潮汕惠州等地抗倭立功却被奸人所害,未能将州治迁来,韦虎臣当年遣人所刻石狮子历经五百多年仍蹲踞于老县委门口。狮子古称狻猊,相传为龙之九子,擅长守门。土司大概要借狮子的勇猛威武形象来驱魔辟邪,用意在于立威武,安民治,固疆土。细看这两头石狮子,公狮仰面朝天,母狮回头戏子,大头阔脸,嘴叼彩带,胸挂铜铃,颈缠绣球,毛发卷直自然,疏密有致,栩栩如生。与他处石狮雕像龇牙咧嘴怒目圆瞪不同,这两座石雕显然威武不足,倒有几分憨态可掬、亲昵温顺,也许从侧面反映出土官悲天悯人宽松治理的理念。
雍正八年(公元年),凤山土分州第一任土官韦朝辅驱马而来,入凤山后四下择定州城,先定于砦牙陆朗,后易久加旧州,再迁到凤城周福,最后终将州治定于云峰洞下九曲河前。据说韦朝辅受名师指点,在凤城谷地各处点炮试鸣,有回声三五响的,六七响的,均不如意。到了那力屯后龙山脚点炮试鸣,回声九响,绵延不绝,名师方颔首称意。经数次察看地形,只见两侧丹崖晚照,前有双凤来仪,后有一龙腾飞,东有泾渭双泉,西有三岗翠岭,南对雷峰古寺,山栖彩凤,水伏蛟龙。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前有九曲河可以拒敌,后有云峰洞可以逃遁,实在是进可攻退可守的兵家宝地。韦朝辅便将州署定在云峰洞下后龙山脚,请来能工巧匠,凿石立柱,架木添瓦,建立土司衙门,由此留下了“地炮九响定州城”的故事。
凤山属典型的喀斯特地貌,仿佛得到了造物主的垂青,亿万年的风蚀水刻,造就了无山不洞,无洞不奇的奇特景观,因而留下了“岩溶之冠,洞穴之城”的美称。古时将凤城山水景观罗列为古寺高峰、玉洞秋云、丹崖晚照、双凤朝阳、渊源九曲、泾渭双流、文笔高挥、穿岩石径“凤山八景”。对此八景文人墨客多有吟赋,其中以道光庚子科亚魁乔音乡霞里人罗翚鹏所作《凤邑八景》最为出名:
古寺高居第一峰,
谁敲石鼓和钟声。
玲珑玉洞秋云淡,
灿烂丹崖晚照浓。
泾渭双流分白鹭,
渊源九曲合骊龙。
山腾彩凤朝阳上,
文笔高挥透九重。
如今历经数百年风雨,山川河流多有变迁。古时八景湮没于历史的烟尘之中,尚有云峰洞、鸳鸯泉、九曲河、文笔峰、凤阳关、穿龙岩等自然景观留存现世供人赏玩。
小城往东,群山环伺的谷底中央,有两汪泉水犹如大地之眼一左一右汩汩而出,不出百尺即又难舍难分地汇流成九曲河。泉边细竹嫩柳,随风摇曳,凤尾森森,龙吟细细。最奇特的是左边泉眼流量稍大,不过七八丈长宽,半丈来深,水草丰盛,随波摇曳,水质清澈见底,连穿梭逗趣的小虾米都看得真真切切。而右边的泉眼则犹抱琵琶半遮面,混混沌沌如天之初开,不管远观还是凑近水边都是云遮雾罩,迷濛不清,但是合掌掬起水来却发现清澈透明毫无杂质。两股泉水尽管近在咫尺,秉性却又如两性一雄一雌大不相同,古人记下奇景并取名“鸳鸯泉”得以载入民国初年出版的《辞海》声名远播。
这样奇特的景物必有奇特的灵异传说,民国时期黄光国所编《凤山县志》记载,某夜月华如水星光朗朗,沿岸居民忽闻隆隆作响天崩地裂,河水竟然尽数逆流而上,奔流匿入泉眼,河床干涸见底。居民争相撸衣挽袖下河床捡拾鱼虾,有的居民悟出此为千年难遇的“龙翻身”异象,立刻呼儿唤女叩首顿足,跪天拜地焚香祷告,不过两个时辰,两股泉水便又奔涌复出,盈满河床。近年来又有学者发现“常饮鸳鸯泉会生双胞胎”的现象,经仔细考究九曲河两岸居民双胞胎出生率的确远远高于自然平均概率,或因微量元素含量,或因大地阴阳交融,尽管个中缘由难以考量,却成为“鸳鸯泉”的又一待解之谜。
小城往北,两崖高耸,数山夹峙之间,一湾流水迤逦而来,一孔硕大的溶洞破天而出,名曰“穿龙岩”,光听其名就尽显千里来龙的雄浑气势。这方洞厅不辱其名,高达数十丈,长宽各百来丈,面积达五万公尺,据说排名全国第五,比起大儒陶渊明笔下桃花源那僻狭的小缝穴,实在是大气得多,数万人端坐其中阔绰有余。洞内怪石嶙峋,洞顶吊挂钟乳,奇形怪状,滴水叮咚,银瓶倾泻,婉转入耳。随时节和天气的不同,洞内风云变幻难以捉摸,忽而浮雾缥缈,忽而明灭昏暗,忽而九龙回声,忽而凉风飕飕,游人每每来访,无不目不暇接,惊异咂舌,留连忘返。出得洞来,眼前豁然开朗,悬萝挂壁,束蕉聚林,流水穿行的崖壁,镌刻着数十副百余年来文人骚客的壁刻墨宝,其言或高山仰止,或垂纶之乐,或酬唱互答,或嗟叹人生,沉淀出厚重的人文气息。凤山长里乡郎里人邓迪子《题穿岩》可概全貌:
路入岩中别有天,
人间佳境异桃源。
石峰瑰磊坤灵造,
玉峒玲珑景色鲜。
潭影倒栖崖树乌,
濑声遥应夕阳蝉。
个中雅趣真难画,
勉效王维题辋川。
人们曾突发奇想,在穿龙岩洞内创造出世界独一无二的洞穴音乐厅,天然的洞堂变成天然的回旋音箱,效果堪比奥地利维也纳金色池塘音乐厅,也曾承办了两届铜鼓山歌艺术节,国内外八方游客蜂拥而来,穿龙岩名声大噪。后来由于悬石偶坠幸未伤人,官方出于安全之虞才弃之不用,否则这天然洞穴音乐厅沿用下来也算是世界一绝。
小城内部的景物,犹以凤阳关到九曲河交汇处的沿河两岸最具代表性。这条河发源于乔音乡,穿村过寨奔流数十里到松仁村一头扎入地下,又从穿龙岩探头复出,将小城分为左右两岸。河两岸不过十来条街巷,大多依山随水自然散落,建筑多数为低矮楼层,与周边群峰高矮错落相得益彰。小城里的生活与其说懒散不如说随性,与深圳南宁等大都市的快节奏不同,凤山的一切都显得那么“慢”。每天清晨,东方早已露出鱼肚白,朝阳点亮了半个小城,人们才不紧不慢地苏醒,三三两两地从街头小巷探头探脑出来,步伐还是那么轻松自在,连街上溜达的小狗都是那么怡然自得。
春分二月的早晨,小城左岸的桃花夭夭灼灼竞相开放,一时间引得全城蜂动,妇孺老少纷至沓来合影留念。真是人面桃花相映红,青春作伴好还乡,白裙少女青衫郎,春风得意马蹄轻。盛夏七月的黄昏,小城右岸绿榕荫盖,青石板雕琢而成的石凳边,有顽童嬉戏互追逐,有老翁执杖话长短,有楚河汉界对厮杀,有长笛圆鼓相伴唱,有轻歌曼舞舒长袖,有托腮挑眉对山歌。河两岸成了小城人饭后茶余留连的消遣之处,尽显小城笙歌满怀的惬意生活。某个凉风习习的夏夜,沿着河两岸信步闲游时,你听那情意绵绵的山歌对唱,一股柔情蜜意软得你耳根都要化掉。
男:
生不丢来死不丢,
我俩牵手看水流。
水倒流来车倒转,
海枯石烂哥不丢。
女:
生不离来死不离,
我俩生死共堆泥。
哥去深山变大树,
妹变青藤攀树枝。
旧时民谣:“小小凤山县,三家米粉店。一家磨米粉,全城都听见”。可见凤城米粉历史渊源之久远。凤山人一天的生活,少不了一碗米粉,与大都市的快餐文化不同,凤山人在吃的问题上,虽然不铺张,但绝对是讲究的。米粉非得首选手工现做的石磨粉,精选山区的陈年粳米,用泉水泡沥过夜,用细牙石磨悠悠碾磨出绸缎一般细柔的米浆,再倒入筛盘放入柴烧蒸笼,出笼的米粉晶莹细腻犹如少女的面颊,然后切成细条状,烫进卤水,加上猪肉、牛肉或羊杂,舀一勺糟黄豆或花生,撒一把葱花佐料,在简陋的木桌上砸吧砸吧地品尝起来。在凤山人眼里,生活哪怕不那么如意,每天的一碗米粉绝对是马虎不得,哪怕绕远路多走上十来分钟,也要找到自己心仪风味的米粉店满足一番肚肠。凤山人对美食的追求和挑剔,自然催生了一系列食客深谙其味的米粉品牌“石磨粉”“羊肉汤”“狗肉粉”“真味馆”“酸菜鱼”“肠粉王”“猪霸王”“尝不忘”……
其实除了米粉,如果你够胆可以品尝体现凤山人剽悍勇猛一面最具特色的“猪活血”,猪活血取自本地健康土猪,三五名壮汉将猪在架子上摁住,持刀汉子将刀口部位洗净,一刀见血再稍稍横拨,第一股温热的活血便喷涌而出。接血的人要眼疾手快,事先在盆底垫有盐,飞快地搅动新鲜的血液防止其凝固。待猪褪毛开膛后,取猪肺、喉头、隔山、还有软骨,剁碎和入韭菜中火炒得噼啪炸响时出锅,放入之前备好的活血,冲入三四十度开水稍置几分钟,一碗色道殷红、晶莹剔透、香气扑鼻的“猪活血”即大功告成。凤山人热情好客,家家户户杀年猪的时候,无论你是路过还是特邀,都要以吃“猪活血”时食客是否盈庭评判主人的社交为人。凤山地道的美食数不胜数,从小食零食到餐桌大盘一应俱全,凉粽、米花、麻蛋、花糯饭、苦胆肝、羊瘪、马板肠、带皮牛肉、脆皮狗肉……绝对值得饕餮食客们来大快朵颐一番。
凤山多年来退耕还林悉心经营生态环境,森林覆盖率超过百分之八十,空气中富含负氧离子。全县仅有的三条河流均为源头水,全境无大型化工工厂,百岁老人的比例超过全国平均值的三倍。因此凤山人的长寿,早已声名在外。有个佚闻流传甚广,省城一名记者闻得凤山某地长寿现象慕名来采访,在村头碰到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在大树下哭哭啼啼,记者看那老人至少也有七八十岁了,义愤填膺地问是谁这么大逆不道,连这样岁数的老人都欺负?老人回答,是由于和哥哥贪玩下棋错过了回家吃午饭,被他们的爸爸寻来教训抽了几鞭子。虽然故事具体出处无从考究,却体现了凤山普遍的长寿现象。据有关部门统计,随着生活和医疗水平的提高,凤山的百岁老人保有量有不断上升的趋势,而且长寿老人大都耳聪目明、起居自理,享受着高质量的幸福晚年。
近年来凤山致力打造生态旅游示范县和4A级县城景区,通过休闲旅游业这个无烟工厂来进一步推介凤山。想必,凤山这只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古老凤凰离腾飞已不遥远了。
编辑:审国颂陈昌恒
往期精彩回顾石才夫?诗意四月天,读一本《流水笺》
翔虹?重返故乡
故园春色——韦俊平三月水彩新作
红日?最新短篇力作《暗香》
黄伟?庚子正月记
潘莹宇?年的诗意与尘埃
黄启先?山路那头是东抗
陈昌恒?蜿蜒在山路上的黄金岁月
韦桂良?妹妹那年十六岁
秦琳?远赴的行囊,当盛满地罗岭的春光
卢卫东?奔忙在村庄的晨光里
韦家颂?加范的烽火岁月
韦东柳?山城东兰
罗雯?印象高岭酸
莫梦霄?没有负重前行,哪得岁月静好
当瑶妹遇上满河花开,怎一个美字了得
黄格?远是风景近乃人生
疫情过后,邀你一起看遍大美罗城
从此“疫”后,让我们珍惜这些美丽和幸福
唐青麟?在都安的天空下
从都安到宜州,乡音不改,永是故乡人
韦强?“防控疫情,万众一心”主题书法作品展示
翔虹用心讲述韦波深情演绎,一个天峨女孩的温暖故事
韦于婷?我的那些花儿
张登飞?,我遇见的那些美丽
荷塘花开又逢君,河池这地方美翻了
凝望?河池机场,一个吃住行乐无忧之地
审国颂?愿你历尽沧桑依然坚守善良
黄宏慧?我虽平凡,但不甘平庸
关于你,关于青春,关于那些我们来不及说的故事
都安人齐唱《歌唱祖国》,场面震撼感人
河池文艺圈
我为家乡代言
河池文艺圈主编审国颂
不是每个人都是作家
但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故事
如果愿意
我在这里等候分享你的故事
河池文艺圈投稿须知1.文体不限,讲述河池人河池故事展现河池风光及民族文化的文学艺术作品(含散文、诗歌、小说、书法、美术、摄影、音乐、在校学生习作等)优先发表,字数控制在字以内,摄影组图一般不少于10张。
2.来稿请附作者简介、联系方式和个人照片一张或两张,文章如与内容相符的插图的可一并打包发送,由编辑选发。
3.作品为原创的,本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feilongzhangxuea.com/zyfb/90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