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一年,是贵州脱贫攻坚的关键一年。
这一年来,贵州深挖贫困根源、
探索脱贫新路、扎实推进帮扶工作,
开展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帮扶项目和活动,
取得了脱贫攻坚战的阶段性胜利。
这一年,所有贵州人民并肩作战,
互相鼓舞、携手同行;
这一年,我们团结一致,奋勇拼搏,
见证了一树树花开;
这一年,有太多的感动需要铭记,
也有太多的努力值得回忆……
所以,跟着盟妹子一起,
回顾一下年以来,
贵州扶贫领域那些不得不说的事儿!
?电商扶贫已成为精准扶贫的一把“新利器”
黔货欲出山,则电商必先行。电商扶贫,是贵州省大扶贫战略行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精准扶贫的一把“新利器”。在贵州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浪潮中,不但吸引了阿里巴巴、京东等电商巨头入黔,还催生了一批本土电商企业,构建了贵州省电子商务生态圈。
年,建成县级电商运营服务中心60余个,村级电商服务站点1.万个,有效推动黔货出山。建成“贵农网”农村电商服务站点个,全面铺开“校农结合”定向采购农产品工作。建设冷链物流运输体系,实现市州冷链物流中心全覆盖。
图片来源/贵阳晚报ZAKER贵阳
电商的发展给贵州农村、农业和农民带来的改变已经非常明显,不仅拓宽了特色农产品网络销售渠道,推动了公共服务城乡共享,还加快了产业扶贫,有效促进了人才回流、农民增收。
以电商为代表的“互联网+”模式拓宽了开放式扶贫渠道,让扶贫更精准。未来,贵州将继续把电商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新业态、新引擎,不断探索电商扶贫新路径,勇攀脱贫攻坚的新高峰。
摄/龙胜州
?旅游扶贫成为精准扶贫的重要途径
年9月,省政府办公厅印发贵州省发展旅游业助推脱贫攻坚三年行动方案(—年),明确要把旅游扶贫作为产业扶贫的重要抓手,把乡村旅游作为精准扶贫的重要途径,把解决更多贫困人口就业作为旅游发展的重点方向。目标是到年,力争旅游扶贫带动万以上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
大力发展全域山地旅游,优先对14个深度贫困县、20个极贫乡(镇)和个深度贫困村的旅游资源进行开发。支持14个深度贫困县至少各打造一个精品旅游景区,力争全省88个县(市、区、特区)至少各有一个精品旅游景区和两个乡村旅游点。
威宁草海摄/罗园
根据《贵州省大扶贫条例》,全省上下深入开展“造血式”扶贫,把山地特色农产品和乡村旅游打造成脱贫攻坚的有力抓手,带动多地全面开展产业扶贫,乡村旅游实现井喷式发展。
在全国率先开展旅游资源大普查,新发现5万多个旅游景点,76个县发现温泉资源,大力实施旅游项目建设扶贫工程、景区带动扶贫工程、旅游资源开发扶贫工程等九个旅游扶贫工程。
石阡夜郎古泉旅游景区图片来源/泉都之家
把美丽乡村建设和发展乡村旅游、山地旅游作为精准扶贫的重要途径,全力推动乡村旅游全域化、特色化、精品化发展。通过推进实施“百区千村万户”乡村旅游精准扶贫工程,带动覆盖个贫困村,乡村旅游直接带动27人就业,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人。
晴隆24道拐摄/唐可
?支持14个深度贫困县“一县一业”扶贫产业发展
年12月,贵州省发改委出台《省发改委关于支持14个深度贫困县“一县一业”产业扶贫的意见》,将通过争取中央资金、安排省级预算内基本建设资金,采取资产收益扶贫的形式,每县安排万元左右,支持14个深度贫困县“一县一业”扶贫产业发展。
重点支持望谟县发展生态板栗,册亨县发展特色林,晴隆县发展“晴隆羊”,剑河县发展食用菌,榕江县发展蔬菜,从江县发展“从江香猪”,紫云苗族布依族县发展红芯红薯,纳雍县发展生态鸡,赫章县发展核桃,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发展马铃薯,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发展白山羊,水城县发展红心猕猴桃,三都水族自治县发展“巫不香猪”,正安县发展鹅产业。
贵州省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表示,14个深度贫困县的“一县一业”既考虑当前发展,又着力近期目标,更放眼远期未来,预计到年,14个深度贫困县“一县一业”可带动47.6万贫困人口脱贫致富。
图片来源/黔南热线
?丹寨有望在今年实现全县脱贫摘帽
年底,万达集团与丹寨县签署扶贫协议,并首创“企业包县、整县脱贫”扶贫模式,共投资捐赠16亿元,其中投资5亿元成立专项扶贫基金,每年发放;打造丹寨万达小镇,并建立职业技术学院,积极探索旅游拉动经济、实现脱贫致富的新路子。
截至今年1月3日,万达小镇累计接待人流量.92万人次,带动周边27个景区和旅游村寨旅实现收入2亿元,带动全县旅游综合收入达20.93亿元;带动1.6万贫困户实现增收,并吸引丹寨外出务工人员纷纷回乡就业、创业。
丹寨万达小镇图片来源/人民网
如今,丹寨县在整个贵州省扶贫综合的排名,已经从年的第23位飞跃到现在的第2位,其中群众满意度全省排名第一。据当地扶贫办人士透露,丹寨有望在年实现全县脱贫摘帽,比原计划提前两年。
从年底万达集团决定对丹寨开展包县扶贫至今,丹寨三年沧桑巨变。万达给予丹寨的不仅仅是一所学校、一个小镇、一笔基金,更是前所未有的发展底气、发展自信和发展动力,让丹寨人民倍感温暖幸福,也让他们对未来更加美好的生活又多了一份新的期许。
万达对丹寨的包县扶贫模式也获得社会的认可。年,凭借着丹寨扶贫项目,万达还获得了国家首届扶贫攻坚创新奖;而万达开创的丹寨模式,也逐渐成为全国产业扶贫的新品牌。
图片来源/丹寨万达小镇
?恒大集团投入亿元助力毕节脱贫
年12月,恒大集团开始结对帮扶毕节市大方县,计划三年无偿投入30亿元,通过产业扶贫、搬迁扶贫、教育扶贫和就业扶贫等一系列综合措施,预计到年年底实现大方县18万贫困人口全部稳定脱贫。
结对帮扶大方县两年多来,大方县城乡面貌已焕然一新,精准扶贫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截至目前,援建的个重点工程项目已全部竣工,各项帮扶措施已覆盖%的贫困人口,实现12.73万人初步脱贫。
规划有序的奢香古镇
年5月开始,恒大集团又进一步承担了毕节市纳雍县、威宁自治县、赫章县、织金县、黔西县、金沙县、七星关区、金海湖新区和百里杜鹃管理区共6县3区的帮扶工作,将帮扶范围从大方县扩大至毕节全市。
结对帮扶毕节,恒大集团计划无偿投入亿扶贫资金,到年帮扶毕节全市现有92.43万贫困人口全部稳定脱贫。截至今年1月9日,已到位扶贫资金60亿元,其中定向捐赠给大方县的30亿资金已经全部到位。
恒大二村新面貌
恒大精准扶贫模式入选了中国社科院《扶贫蓝皮书:中国扶贫开发报告()》。被认为是“国内甚至国际上公益领域中的一个创举”,并获评“年度中国民生示范工程”。
两年多来,恒大用行动为毕节的未来照亮了前行路,给毕节带来了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毕节不脱贫,恒大不收兵”是恒大集团给毕节人民的庄严承诺。相信在贵州省各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全力推动下,在恒大和毕节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将很快赢来这场脱贫攻坚战的最终胜利。
?赤水退出贫困县
年10月31日,贵州省人民政府发布公告,同意赤水市退出贫困县,这是我省第一个通过国家考核验收并由省级人民政府正式批准退出的贫困县。
这座因中国工农红军“四渡赤水”以及世界自然遗产“赤水丹霞”而扬名中外的“黔北边城”,终于实现了脱贫攻坚战的首战告捷,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贵州日报、贵州电视台等全国各大媒体、网站纷纷宣传报道赤水脱贫攻坚成果。
?农村基础设施进展较快
截止年12月,农村“组组通”公路已开工建设4.03万公里,实现个30户以上的村民组通硬化路,并投入亿元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全面加快“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有力改善了农村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和人居环境。
图片来源/多彩贵州网
?产业扶贫成效明显
在产业扶贫上,把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产业扶贫结合,新增蔬菜食用菌.9万亩、中药材23.5万亩、家禽万羽,覆盖带动60万户多万贫困人口。并在个深度贫困村中建立合作社个,实施产业扶贫项目1.5万余个,覆盖贫困户近60万户余万人。
恒大援建的蔬菜基地
?易地扶贫搬迁稳步推进
在全国率先建立和完善政策体系,创新搬迁安置模式和项目建设方式。截至年11月,年搬迁项目全面建成并入住44.8万人;年计划搬迁76万人,已建成住房12.51万套。
赫章县铁匠乡移民搬迁新村摄/罗仕华
?农村危房改造和住房保障取得实效
在农村危房改造和住房保障方面,也取得了很大实效。截止去年11月,全省20万户农村危房“危改”竣工19.75万户,竣工率98.74%;“三改”竣工18.7万户,竣工率93.52%。
贵阳市、黔西南州、贵安新区等3个市(州)以及仁怀市、汇川区等42个县(区)已完成全部“危改”任务;贵阳市以及凤冈县、习水县等14个县(区)已全部完成“三改”任务。
六盘水郎岱镇摄/幸福在异乡
?教育扶贫和农村劳动力全员培训力度加大
全面实行农村贫困家庭子女无障碍入学,全面实现对农村困难家庭学生资助从学前教育到研究生阶段全覆盖,“不让一个孩子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保障其顺利完成学业。
在全国率先开展农村学前教育儿童营养改善计划,并投入资金.96亿元,惠及各级各类学生.4万人次,创下历史新高。
从江县第四小学学生在餐厅吃营养午餐摄/龙梦前
推进对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就业培训全覆盖,培训农村贫困劳动力21.6万人。推进对农村50岁以上妇女文盲脱盲再教育全覆盖。组织13所职业院校开办个精准脱贫班,面向14个深度贫困县和20个极贫乡镇招收名贫困家庭学生。
摄/卢勇
?精准医疗扶贫全面推进
创新建立农村贫困人口“四重医疗保障”政策,全面推进乡镇卫生院远程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将36种疾病纳入农村贫困人口慢性病医疗救助范围。截至年11月底,全省共有.46万人次享受四重医疗保障,获得补偿34.84亿元,其中深度贫困县57.87万人次,补偿9.61亿元。
?四大农业产业带动83.5万贫困人口发展年,全省农业产业加速发展生态家禽、蔬菜、茶、食用菌四大农业产业,共带动83.5万贫困人口发展。
其中,蔬菜产量.91万吨,实现产值.9亿元,覆盖贫困人口30.7万人;茶产量32.71万吨,实现产值.37亿元,带动16.1万人脱贫;生态家禽出栏1.47亿羽,蛋产量23.46万吨,产值亿元,带动脱贫21.3万人;食用菌种植规模10.56亿棒、产量56.98万吨,实现产值55.69亿元,带动贫困人口15.4万人。
大方县蔬菜育苗中心
◆◆◆◆◆
脱贫,是老百姓最关心、最关切的问题,
年,作为脱贫攻坚主战场的贵州,
在脱贫攻坚上所取得的成绩远不止以上这些。
这些成绩单的背后,
有所有人的辛劳付出,
有爱心企业的帮扶,
更有着各级政府的引导和关怀……
年,我们在奋进和感动中,
开启了全新的旅程。
长风破浪会有时,愿我们携手并肩,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正视问题,攻坚克难,
将扶贫工作落到实处,
为贵州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继续努力!
素材来源:新华社、贵州日报、多彩贵州网、贵阳晚报、贵州发布等
编辑:野孩子责编:果芒芒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