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疆英烈传》
作者:龙靖文.原创(.4月初稿.创作于北京)
三苗会豪杰,碧血染苗疆,还我苗江山,誓将胡虏灭!为苗疆愿将忠义定江山。存浩气丹心保家灭仇敌,复苗疆,称英烈、赤胆忠心昭日月。龙靖文原创小说《苗疆英烈传》上线啦!这部巜苗疆英烈传》说的是贵州、湘西,重庆苗族发生在清朝乾隆年间的那些事儿……
序:
清朝末年,湘、黔、川、鄂一带发生有史以来的一次严重干旱,面积之广,所及之处,河道干涸、塘底爆裂,黄土成灰。寨内畜禽渴死,田土颗粒无收。但当地土豪劣绅仍催租逼债,各种徭役捐税有增无减。苗疆民众的生存和温饱问题难以解决,一时间,民怨沸腾,民众怨声载道,哀鸿遍野。
清政府为了巩固其在苗疆的统制势力,不以民生为重,却火上添油,趁机派出重兵屯驻苗疆,美其名在苗疆推行“改土归流”政策,大肆在苗疆设置了流官和营汛。大批满、汉文武官吏、地主、商人也接踵而至,堂而皇之地利用这一政策,相互勾结,不择手段掠夺苗民土地和财物,肆意杀戮苗疆众生,把苗疆民众进一步推入到水深火热之中。苗疆民众,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纷纷揭竿而起。以石柳邓、吴八月、石三保为首的苗疆铁血义士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率领苗疆义士向清政府打出了正义的一拳……瞬时间,起义烈火迅速蔓延黔、湘、川三省接壤的大片地区……出演了一曲曲英雄壮歌。
第十章《鸭保寨·苗疆三苗会义士共聚义》
“小弟,小妹,你俩位那么早,让你们辛苦了!先座座!”石三保得见石柳邓和石桂英一大早就赶了过来,忙上前打招呼。
“还不是为今天要去鸭保寨开会一事,所以我们连夜赶过来的。”石柳邓边座边答。
“那等等,我去换套衣服来就去。”石三保自去屋内去换衣服,待换得出来,石柳邓一看石三保这身妆束,忙赞许道“保哥这身服装真有派头,真不愧是咱苗疆的苗王。”
“高抬了!高抬了!”石三保谦虚地应道。
石三保叫老婆做好早点,三人匆匆吃毕,就挑选了十二个年壮的后生一同前行。他们一行,整整的赶了一天的山路,在太阳快落山时才到鸭保寨。
吴陇登早带着所有的寨长在寨门口恭候多时,得见苗王到来,山寨一时号角齐鸣,铳炮震天动地响个不停。众人全立在山道两旁,全都双手抱拳夹道相迎。
这次夹道相迎的义士有湘西七侠,黔东北五义,这湘西七侠是:
湘西苏麻寨‘金膀王’吴天半。
坪垅‘金刀王’吴八月和他的两个儿子吴廷义、吴廷礼。
凤凰米坨寨‘棍王’龙犹也。
湘西‘跤王’龙五斤。
腊尔山‘千手镖王’龙老三。
黔东北五义是:
太平营‘七星剑客’龙世章。
盘信鸡公山‘万胜神刀’石磊。
正大营‘无踪神腿’田应昌。
牛郎山‘神刀门’田佩华。
石花寨‘金枪王’麻忠和。
石三保、石柳邓、石桂英见众人夹道欢迎,也一一双手抱拳还礼。到得鸭保寨聚议厅,吴陇登叫众人又各自我介给一番后,就扶石三保去正中的一把交椅上坐定,中间焚起一炉香来,吴陇登向前道:“小可吴陇登,虽身为清政府百户官,但名存实亡。我虽无才无学,无智无术,一心想为苗家做一点事,但苦于无门。今幸得苗疆众豪杰前来相聚,大义既明,非比往日苟且。石三保本是我武陵苗疆公认的苗王,今天就请他继续做我们的苗王。”
众人道:“好!吴寨长言得极当。”
石三保道:“不可。自古得人心者当王,我也和各位一样只是个普通的寨长,安敢便来占上?”
吴陇登看了看众人,又道:“今日各苗寨的人已到场,总得有个人出来当头的,石兄既是苗疆公认的苗王,现在当苗王是顺应苗疆民意,当之无愧的,请不要再推迟了!”
吴陇登看石三保还在推迟,就面对大家道:“各位!今天我作地主之宜,推举石三保为我苗家新苗王,众位若没意见请举手给表个态。”
话声一落,整个聚义厅上的人全都左手护在胸脯前,纷纷举起了右手,表示赞成。
吴陇登看众人都没了意见,就叫大家于聚义厅前参拜了苗王。一面使人去寨里杀猪宰羊摆下筵席。
石三保推迟不过,只得权且顺应了众人先当苗王。石三保在座上整理了一下服装,用目四下扫了一下到场的人后,道:“承蒙各位的厚爱,把我石三保推举为苗王,在这里我先谢谢大家对我的支持和拥戴,我一定不负众望,把“逐客民、复故地,”的斗争坚持到底!”
“逐客民!复我故地!石苗王万岁!”台下众人同时跟着高呼口号,表示支持石苗王到底。
石三保看苗家众志成城,士气高昂,又继续说道:“你等众人在此:今日共同扶我为王,但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我们苗家聚义就得有一个共同的理想和目标,要制订一个比较完整的治国方针,树立一个雄心霸业的规划,去扩展疆域,乘胜追击,去团结全天下所有的穷苦大众,不要足限在我们这山旯旯里。”
“讲得太好了!真的讲到我们的心坎里去了!”厅堂前排,只见一个身躯魁梧,脸色红润,蓄着胡子,长寿眉下两眼烔烔龙神,年纪约五十开外的人率先鼓掌称赞。众人得见这人鼓掌也一下跟着鼓起掌来。
这带头鼓掌的人不是别人,正是苗疆有名的“金刀王”吴八月。他的刀法,无论是谁都挡不住他那急风骤雨般的七七四十九刀。他的名气,在武陵苗疆也和石三保一样响亮。
石三保挥了挥手,示意大家安静后又说道:“文能治天下,武能定国。要振兴苗家,在文治武功方面我们也要重视,他族文明一样对我们有用,满洲部族入主中原以来,一方面接受了儒家文化,承袭传统的政治制度,一方面积极整理边疆,扩大疆域,终于一统中国。他们坏的方面我们可以不学,好的一面我们还是要引进过来加以利用。”说到这里,台下又报以一阵热烈的掌声。
“我们苗家,是一只最古老的民族,从创导原始宗教,发明农耕技术,冶炼金属器皿,和开发利用食盐,定立初始刑法等,我们的先进和对人类的贡献不亚于其它民族,但为什么我们还是老被挨打?原因就是我们太听话了,就如‘软泥巴地里好插竹杆,个个都想往上插’。石三保越说越激动,厅堂上的人也是越听越兴奋。
石三保轻轻地呷了一口茶,看了看还在洗耳恭听的各路苗疆义土,又继续他的演讲:“在这大清统制的几百年来,为什么我们苗家老是不停地抵御压迫而不停去犯上作乱?但是,这都跟满族无关!”此话一出,聚义厅堂一遍哗然。
“安静!安静!”石三保见大家安静后就继续说道:“这几年,中原汉族人口激增,为解决人口与土地问题,不断侵占苗疆,而我们苗人已达到退无可退,守无可守的地步,才和汉族兵戎相见,但我们虽是齐心,但还是人单势弱,最后还是一步一步被逼进这湘西高寒地带来。但是退到了这样一个恶劣的生存环境,客家人照样不放过我们,一定要把我们赶出去,各位想一想?我们还能再退吗?过了湘西,那边就是贵州,那里全是我们的同胞,我们能忍心去和他们去争抢那贫瘠的地盘吗?所以,我们绝对不能去,就只有拿起家伙跟来夺我家园的客家人拼命。清朝的镇压,只是说明清朝也是代表汉族地主阶级的利益的政权,他们所派来镇压苗家的部队,绝大多是汉人组建的绿营。在各个村寨安插的百户都也全是客家人,所以我们一定要先‘逐客民,杀百户、驱清兵,收复苗人家园。”聚义厅上众人又报以一阵热烈的掌声。
“逐客民!杀百户!驱清兵!复我苗人家园!复我苗人家园!”吴八月又带头高声呼喊。聚义厅上喊声雷动。
“铜不融于铁!苗不融于客!从今天起,我们苗家要和客家划清界线,各个村寨禁止客家迁入!若强迫迁入者,杀!”石三保又一次申明自己的立场。
各寨长也纷纷表态不让客家迁来苗寨安家。
吴陇登看石三保演讲得差不多了,走上台来,清了清嗓子道:“各位寨长和同胞们,经石苗王和大家的推荐,我现在宣布下列人员为我苗家第一批领导人员。”台下又报以一阵热烈的掌声。
“石三保为苗王,吴八月座第二把交椅,吴半生为军师,石柳邓为苗疆统兵元帅,其他人等正式起义后,再按各人所长安排职位,我本人权且当理事,负责各寨的协调工作。”吴陇登宣布完别问了问石三保还有什么话要讲。
石三保道:“各位!今日众人已扶我做苗王,吴八月做副苗王,吴半生为军师,石柳邓为苗疆统兵元帅,汝等众人,各依其职,首先回去管好自己的山寨和事务,休叫有失,各人一定要竭力同心,共聚大义。”
当下就叫椎牛宰马,祭祀天地神明及苗祖蚩尤,庆贺苗疆聚义成功。
当晚,大家就在吴陇登家,点起油灯,不分宾主,围着炭火商量起义大事。
虽然在场的各个头领来自苗疆各寨,但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才聚集在一起的,所以一开始就相互介绍了各自在当地联络群众的情况,认为起义的条件已经成熟,只要反清大旗一举,苗疆域内所有受苦的民众都会聚到义旗下来的。
只见吴八月又站起来道:“刚才,要说的石苗王已给大家说了,这里我再补充几句,我们起义造反,是为了争夺生存空间,我们苗家受欺压太重了,官府压迫我们,地主,商人,土司剥削我们,他们相互勾结,任意掠夺我们的土地和财物,肆意戮杀我们苗疆人民,我们不造他们的反,就只有站着等人家砍脑壳的份。”
吴八月见众人不做声,就扫了大家一眼,继续说道:“当然,我们造反,清政府一定会派出重兵前来镇压,但这并没有什么可怕。十多年前,凤凰勾补寨苗王石满宜带领全寨的人单打独斗地跟清政府单挑,都搞了十多年,清政府派了好多重兵围剿,最后石满宜牺牲了,但那里到现在还是没有被清政府剿平。若当时石满宜邀约整个苗疆苗寨一起起来共同反抗,到现在,也许清政府就会用另一种眼光来审视我们的苗族,在各种政策上也会做出让步。所以这一次我们要吸取教训,务必同心合力,只要大家心连心,官府是永远剿不灭我们的。”
众人听他演说得那么的精采,都忍不住频繁地点头称许,并且又付以一阵又一阵的掌声。最后,大家一致决定在一七九五年阴历正月十八日,在湘、黔、川各地的苗寨内同时杀百户官以响应起义。还决定积极联络苗疆上愿参加起义的各族穷苦农民,以壮大起义声势。
吴八月看到需要讨论的问题,都基本上讨论清了,就问大家道:“各位看看还有那样没有讨论到的?”
石柳邓见没人回答,就提议道:“刚才,石苗王和吴大哥都把该说的话都已经讲了,我也来补充一两句,说得好,大家就记在心中,说得不好就把我这话放在空中,当空气一样。”
“莫要客气,都是自家人,有话就直管说出来。”石三保示意石柳邓有建议尽管提。众人也一致拍掌要石柳邓快一点讲。
石柳邓看大家这么真诚地期待自己的建议,就继续道:“我们起义,是造清政府的反,一旦起事,就要求我们大家义无反顾,勇往直前,不要在半道上拉稀摆屎,当缩头乌龟,判变投敌。为了保证起义成功,我提议按照我们苗家的习俗,喝‘鸡血酒’!”没想到石柳邓这话一出口,却是众人欢喜一人愁,当场把一个人吓得魂飞魄散。
第十一章《三苗会义士同饮鸡血酒》
话说石柳邓建议众义士按苗家的血规,同喝鸡血酒起誓,众义士还未等石柳邓话说完,就报以热烈的掌声表示支持。但这个提议,却把一个人当场吓得直打哆嗦双掌拍不起来。
这人不是别人,正是身为总理事的吴陇登。
他身为总理事为何还怕这鸡血酒?
原来,在远古时代,苗家领袖蚩尤战神为了让全族人忠于他的号令,创立了血规教,立下了惊世骇俗教规和咒语,要求下属部落每个成员,都必须按乡规民约来同饮鸡血酒,遵守血规中所规定的约法三章,若有违背,就会遭到全族人按血规中所约定方式给予重处。
石柳邓看吴陇登还在那里独自发抖,望了他一眼,有意问他一句:“吴兄,你意下如何?”
“好,好,没……没什么,只不过……你……你们都要杀百户以应苗疆起义,是不是也会把我这百户一起杀了?”吴陇登吉吉吧吧半天才把心中的话说完。
石三保听了吴陇登的话,哈哈大笑道:“不杀光这些百户还算啥子起义?你虽是百户,但和其它百户不同,你我们是不会杀的。”
石柳邓接着补充道:“是的,只要站在义军这一边的,不管是什么人,我们都会把他当成兄弟看待。与义军为敌的,也不论他是谁,全杀!”
吴陇登惊得头上虚汉直冒道:“原来是这样,大家还是不会杀我的。”
“对,对!吴兄你那么积极地支持起义,我们那能把你杀了呢?还要等着你做义军的头领哩!”龙犹也也忙上前打圆场安定吴陇登的心。
看吴陇登已安定下来,吴八月大喝一声道:“捉鸡来!”
吴陇登答应一声,立即亲到鸡笼里捉来一只大红公鸡,慑手慑脚地交给吴八月,又从酒坛内倒了半碗酒放在吴八月面前。
“柳邓!你身为苗疆义士总元帅,你来执刀!”石柳邓听得吴八月吩咐自己上前执刀,忙回道:“是!”石柳邓毫不迟疑,左手提鸡,右手抽出快刀面向众义士。
众义士也齐刷刷地全站了起来面向石柳邓。
石柳邓得见大家都准备就绪,就庄重地领誓道:“现有我武陵苗疆义士,大小头领十六人,组建三苗会,逐客民、复故地,誓将碧血染苗疆,还我苗江山,誓将胡虏灭,勇往直前,决不后退,如有中途叛变者,情同此鸡!”
众头领跟着宣誓后,只见石柳邓刀锋寒光一闪,鸡头早已落地。石柳邓口衔快刀,双手将鸡倒提,把鸡血全滴在酒碗里。待鸡流尽最后一滴血,弹了冷脚。石柳邓才将鸡提过头顶,向众义士左右展示三下后,猛喝一声将鸡尸掷出门外。石柳邓未等鸡身落地,身躯早已同时向门外射出,突见手臂一挥,刀光数闪,灯火照射下,耀眼生花,刀刃劈风,虎虎作响。刀到处,鸡肉激飞四溅。待众人回过神来时,石柳邓已复回到堂中。刀尖上也不知在何时早挑起早先被砍落在地上的鸡头。石柳邓又双目烔烔扫视了大家一眼,将刀挑起的鸡头举过头顶,左手端起鸡血酒,自己先喝了一口。
随后又将鸡血酒依次递给:石三保、吴八月、吴天半、龙犹也,石桂英、龙老三、龙五斤、吴廷义、吴廷礼、龙世章、石磊、田应昌、田佩华、麻忠和等首领。最后轮到吴陇登时,吴陇登接过鸡血酒碗,有点犹豫,但见所有的眼睛直溜溜地盯着自己,没法,只好硬着头皮喝了一小口。吴陇登喝完这口酒,慢慢地把鸡血酒碗递给石柳邓,此时他全身已如被蒸笼蒸过一般,大汗淋淋。
石柳邓看众人都喝了血酒,手又一抖,将刀尖上的鸡头抛入空中,刀刃一翻,闪电般向飞入空中的鸡头劈去,刷刷两下,鸡头早成四块。同时反手掷出鸡血酒碗,将这破成四块的鸡头稳稳地接入鸡血酒碗中。石柳邓未等装着鸡头的酒碗落地,突地飞起一脚,将鸡血酒碗笔直地踢出厅堂外摔得粉碎。
石柳邓将刀刃上的血迹揩净后,看了看大家,就庄严地宣布道:“苗疆三苗会聚义大会到此就结束了,祝各位回去旗开得胜!一定成功!”众义士看大事已定,趁天还未亮时,就各自踏着晨露,匆匆地消失在茫茫的武陵山的晨雾之中。
第十二章《石柳邓进城巧宣传》
松桃教场坝,赶场的人象炸了锅的马蜂突向四处狂奔。
场上一片狼籍,哭爹喊娘!
“打死他!光天化日之下他妈的敢抗租抗税!”只见一个头戴羽顶,身穿长袍猴腮鼠眼的清庭官员马必超,命令手下去抓一个牵着一头架子猪狂奔的苗族老人。
老者见清兵追上前来抢夺架子猪,一路跟跄着拼命地东躲西闪,不论清兵如何的抢和打,老者就是不松手,还是死死地拉着手中捆绑猪的棕绳不放。
几个清兵见打不中老者,突地一起扑向老者手中牵着的架子猪。每人各抓住猪的一腿,硬生生的将猪夺了过来抬起往回就跑。老人还是死死的扯住绳子不放,任凭这几个清兵拖起狂奔。
“这叼民,把他一起抓来梱绑游街示众!”那猴腮鼠眼的官员马必超又发了话下来。清兵得到命令,把猪向路中一抛,突回转身来扑向那老者!
那老者防不胜防,突被架子猪一带摔了一个四脚朝天,刚好跌扑到清兵跟前,两个清兵冲上去,抓住老人挥拳便打。
世上无巧不成书,石柳邓这天也和石桂英进松桃城侦察,看到街上突然大乱,也凑过来探看。来到热闹处一看,没想到这帮清兵正在挥拳痛打卖猪老人,一点都不顾老者的死活。石柳邓看到
这场面,顿时怒火中烧,掰开人群,几步冲上前去,一手隔开清兵正挥向老者脸上的拳头。
清兵一见有人敢站出来管闲事,当即拉开架势从两边向石柳邓扑来。
石柳邓还未等那两人近身,早飞起一脚将其中一个踢翻在地,另一个刚扑到跟前,石柳邓侧身让过来拳,顺手抓住那人手腕一缠,向前一带,左脚同时向那人的下盘扫去,一招顺手牵羊将那清兵摔出两丈开外。那猴腮鼠眼的清官马必超头儿一见,吓得目瞪口呆,等他回过神来时,石柳邓早已抱起那老者向徐家坳方向跑去。
“他奶奶的!给我追!”猴腮鼠眼清官马必超当即指挥一群闻讯前来助阵的清兵狂追。
“嗬──!”街道上不知是谁大叫一声。赶场的人认为又是发生了什么事,也跟着瞎乱狂奔,很快就把追赶石柳邓的清兵去路给堵塞断了。石柳邓跑上徐家坳回头看了看身后,追赶的清兵早被黑压压的人群堵在了后面寸步难行。石柳邓当即招呼兄弟们停了下来,自己侧纵步窜上路边一橦两层楼高的民房屋顶瓦上,放开嗓子,对着所有围观的人说道:“乡亲们!穷苦的兄弟姐妹们!这几年,年年都发生旱灾,大家生活无着落,逃荒要饭,走投无路,你们看,快过年了,这个老伯卖一头猪,政府都要抽取一半的钱上交皇税,老伯不服,就被他们打得半死,大家看,我们还能再忍让他们吗?”
“找他们报仇!绝不让他们白打!”围观的人不知是谁先带头喊了起来。顿时,整个街道上涌动起来,个个摩拳擦掌,准备去闯衙门找清政府算帐。
石柳邓得见众人情绪高涨,又道:“是的,我们应该找他们算帐!但我们不能这样冲进去作无谓的牺牲,我们要先团结成一条心,拧成一股绳,拿起刀枪跟他们真刀真枪去斗,反抗他们的横征暴敛,从今天起,大家一文税都不要再交给他们了!”
石柳邓的一席演讲,句句都注入所有围观人的心中,并引起了强烈的共鸣。
被远远堵在身后的猴腮鼠眼清官马必超,却听不清石柳邓站在瓦屋顶上手舞足蹈的说些什么,正想强行驱散众人,上前去探个究竟,这时杨芳刚好也带人前来保驾,挤到身边。
猴腮鼠眼清官马必超得见杨芳到来,忙指着站在屋顶上的石柳邓问道:“杨芳,你认识那人吗?”
杨芳用手在眉前搭了个凉棚看了好一阵,摇了摇头道:“不认识。”
猴腮鼠眼清官马必超看了看杨芳,又问道:“那人站到屋顶上手舞足蹈的,是不是疯子!”
“对!是疯子!不是疯子他爬上屋顶去干什么?”杨芳讨好地附和道。
“那你去把他捉住,免得他在那里扰乱秩序。”猴腮鼠眼清官马必超又命杨芳快去抓人。
“是!大人!”杨芳领命就想往前挤去,但挤了半天也没法挤得进去半步,只好退回来回报道:“大人,路上人太多了,由他去,反正是个疯子就让他继续疯算了!”
这时石桂英也挤到了猴腮鼠眼清官马必超身旁,故意大声说道:“这个疯子今天又跑到这里来闹,真是烦死人了,连路都走不通。”
猴腮鼠眼清官马必超一听忙问石桂英:“真的是疯子?你认识?”
石桂英爱理不理地答道:“你没看见他手舞足蹈的在房屋顶上走来走去,他不是疯子他是什么?正常人那里象他这个样子?”
猴腮鼠眼清官马必超见石桂英这么一说,忙挥了挥手,叫众人打道回府。
杨芳走了几步回头看了看石桂英一眼,觉得这人好生眼熟,但想了半天,还是想不起来。
猴腮鼠眼清官马必超回到府上,气得大骂道:“今天老子想趁今年最后一个场天,以收税的名义找一点外快,没想到被这个疯子一闹,他妈的,老子那样都没捞着,真是气死人了!”
杨芳小心翼翼地凑上前道:“马大人,你不知道,我们这里的苗民,天生就是个犟骨头,你要是长期这样收,他们还无话可说,你今天突然涨税,见物就收税,他们肯定不干,这帮人只服软不服硬。”
原来这猴腮鼠眼清官不是别人,正是清庭才委派来苗乡不久的一个同知(清代为知府、知州的佐官,分掌督粮、缉捕等。)名叫‘沈丙’外号马必超。得见杨芳这么说,他又想了一想,感觉今天爬上房顶的人不大象疯子。当即吩咐杨芳,下次若这人再进城装疯卖傻,一定要把他拿下。
杨芳得了命令,在正月初四松桃赶场天之日,化妆成普通的赶场人在城内暗中查探。
这天石柳邓又继续进城演讲,用一桩桩鲜活的事实,揭露清政府在苗疆的黑暗统制。前来听演讲的民众,听了石柳邓的演讲无不点头称赞。
杨芳得见又有一个苗人在场上手舞足蹈尽情地演讲宣泄,忙挤上前一看。不看不知道,看了吓一跳。听了石柳邓没大一会的演讲,就听懂了石柳邓用苗语演讲和煽动苗民抗租抗税抗粮,起义造反的内容,大吃一惊,当即三步并作两步,一口气跑回,向都司孙清元和同知沈丙报告。
“大……大……人!不……好……了!那……那个苗人疯子又进城来了!”杨芳边跑、边喘着粗气,一路嚷嚷的连滚带爬冲进府来。
“看你这猴急的,什么事又把你吓成了这样?”孙清元招手让杨芳坐下慢慢再说。
杨芳忙倒了一杯水,咕噜嚕地喝下后,才平过气来说道:“大人,那人不是疯子,是长兴九龙大寨寅苗寨的石柳邓,刚才我在那里听他用苗话讲了半天,他在那里煽惑苗人起来造我们的反!”
“那你还在这里磨叽什么?还不快带人去把他给我捉回来?再让他跑掉,当心你的狗老壳!”孙清元骂完,抓起乌金枪,一拍桌面,指着杨芳鼻子骂道:“还不快点给老子带路!”
杨芳被孙清元一骂,气得咬牙切齿,但碍于孙清元是自己的仕途恩人,也只得忍气吞声带着孙清元前去捉拿石柳邓。
这边石柳邓得到放哨人的暗号,早已跑得无影无踪。
“石柳邓人在那里?你他妈的不是说他在这里煽风点火蛊惑苗人?为什么不见了?”孙清元见石柳邓跑了,气得指着杨芳的鼻子又一通大骂。
“刚才还在这里,我只是回去叫了你们一下,没想到他就跑得没了踪影。我再找找看。”杨芳边答边举目四处搜索。
“你他妈的真笨!看见了,就该先把他给我抓住,你回来叫我们干吗?”沈丙这时也上前一起来指责杨芳办事不力。
杨芳得见这两人同时骂自己,那能还敢再开口。
第二天,杨芳为了将功补过,向孙清元和沈丙请了几天假,把他决定深入虎穴,孤身一人去探石柳邓的老巢一事向两人报告。二人一听大喜,忙夸赞杨芳道:“好!你这才象是做大事的人。”
杨芳得到二人的允许后,便偷偷地窜到离九龙苗寨只几里路之遥的小寨寅老庚家,白天窜到山上去侦察,晚上又回老庚家来住。连速看了几天,都没发现石柳邓有什么响动。
杨芳哪里知道,这几天正是石柳邓准备起义的前期。
自从他在松桃发现了石柳邓的踪迹,石柳邓早就把联络各寨碰头开会的地点改在了瓦厂石桂英家开。但杨芳还是坚信石柳邓还是会回家的。
正月十三日下午,石柳邓终于出现在寨脚前的干田坝里,只见石柳邓又从裤腰上解下了一只大水牛角。
“嘟──嘟!嘟!”石柳邓吹响了牛角。
没一会,九龙苗寨里的男女青年都抄着梭镖、苗刀、连架棒、棒棒烟杆、竹条镖、钩钩刀、丝帕绞、矛伞、流星锤、锏、锤、鈬、镋、耙、剑等十八般武器陆续来到田坝处,大约千多人。
石柳邓看众人到齐,突将左右手中的红黄两旗一挥。
顿时,那杂乱无章的人群,突然快速地奔跑起来,有序地分成八大组。只见石柳邓手中旗帜一挥,瞬间这八大组又突分成八八六十四组,纵横交错,首尾相应快速地旋转起来。一时杀声振天,气势十分雄壮。
杨芳偷看到这里,早吓出一身冷汗。他没想到这石柳不光功夫利害,还懂得这么多阵法,有的兵器他压根就没见过。
杨芳看了半天,越看越怕,心里想道:“这死苗子真他妈的真是要造
大清皇帝的反了,看来,我杨芳升官发财的机会终于来了。”想到这里,就美滋滋站起身走出茶树林来,准备跑回松桃,向孙清元和沈丙报告这事。但没走两步,突被两杆银光闪闪的梭镖挡住了去路。未完待续。要知杨芳是否能脱得了身?请继续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feilongzhangxuea.com/ycjy/71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