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秋临寄咏
文/长歌
暖雨频频又立秋,和风每到密林幽。
山岚紫气腾云涌,菊蕊芳香逸韵流。
肇庆星湖娇色美,端州北岭翠颜优。
宏图绘就中华梦,满目缤纷尽览收。
七律盼秋(新韵)
文/赵继田
一叶知秋天渐凉,千花送署谷微香。
西坡风景云飘动,南岭烟波影乱藏。
菊放东篱迎冷夜,燕鸣北舍聚房梁。
农夫祈盼粮仓满,村女福求稻穗黄。
七律立秋感怀
文/沧海一粟
暑溽嚣尘忽报秋,江河澎湃水东流。
晓凉习习农人爽,午热炎炎竖子愁。
风雨频频方北顾,云山款款远南楼。
蝉鸣蝶舞无多日,朔气萧萧荡九州。
七绝心证
文/聂朋群
心是佛前莲一朵,花开灿烂地天奇。
红尘小住文情隐,一任峥嵘自在为。
七律立秋
文/张连畅
伏天始尽叶能知,早晚清风送爽时。
热火消融堆雪浪,悠云漫忆赋歌诗。
荷塘月色温柔梦,茗阁童颜健朗姿。
画扇犹存唐宋韵,丰收捷报举杯宜。
七律立秋
文/张志新
一场时雨解烦愁,久别清凉入小楼。
牖外槐杨频滴翠,房中笔墨慢描秋。
烹茶御暑从前事,把酒聆诗即刻谋。
有待凌霜黄菊放,长风过雁去还留。
鹧鸪天赏荷步韵蔡松年
文/夏可池
又是娇荷发暗香,晚风吹拂野流芳,
红莲倒映幽幽影,绿叶轻浮淡淡光。
相聚短,别离长,还将旧梦寄潇湘,
当年共赏荷塘月,今夜犹思那夜凉。
临江仙怀念春天
文/夏可池
岁月悠悠秋又到,我还想念春天,和风吹拂旧山川,野花开满岭,嫩草绿篱边。唤友邀朋游历去,欢声笑语连连,花香鸟语绕林间,攀登忘却累,摄影野芳前。
临江仙留恋夏日
文/夏可池
告别春天多不舍,山川渐换风光,莺飞草长树深长,田园翻碧浪,湖泊藕花香。傍晚河边多热闹,人们沐浴清凉,顽童戏水欲疯狂,山头明月出,不忍就收场。
临江仙喜迎秋天
文/夏可池
迈进秋天心亦乐,红枫硕果呈前,菊花含笑旧篱边,金风翻稻浪,爽气满人间。正是登高佳季节,开怀忘却流年,山头送雁往南迁,茱萸犹插遍,追忆少时缘。
浣溪沙秋意
文/邵佳鸿
稻谷泛黄绿渐休,蛙鸣柳岸水清幽。江鸥啄羽不知愁。雏菊篱旁吟雅韵,残荷月下饮伤忧,雁飞云岭一声秋。
七律今日立秋天真热
文/汪旭辉(安徽池州)
中伏进秋交泰殿,燠炎仍是草头王。
难为汗雨淋禾土,偶得微风胜蜜糖。
猜度火神追旧债,讨还今夏欠晴阳。
何时艳菊迎征雁,喜看人间享沁凉。
五律立秋吟
文/汪旭辉
炎魔仍抖擞,老虎在前头。
叠翠涂金炼,随蓝枕水柔。
鸿踪南徙疾,仓廪上浮悠。
但得清风至,天凉好个秋。
七绝大路正朝阳
文/杨天鹏
坦荡胸怀坦荡风,几窗苏醒几朦胧。
一声笛曲何方是,直向天边万里红。
七律忆华年
文/程淑英
峥嵘岁月正芳华。筑路边关处处家。
穿透高山排雨石,荡平激浪战泥沙。
古莲河畔迎朝日,秀岭峰前送晚霞。
两鬓如霜春去远,闲愁未解又芦花。
七律立秋(步韵赵元良老师)
文/李吉伟
一叶知秋遍地黄,千山送暑冷风凉。
无情岁月遮天短,满目烟波觉夜长。
蝶舞残花芳草断,莺啼细柳暮云翔。
溪流大野生寒色,石径青峰落晓光。
临江仙立秋有雨(李煜体)
文/张志新
阳高照烈炎炎夏,伏蝉肆意长鸣。西风逐暑脑方清。蜜桃糖荔,瓜美好行情。囚禁日久心烦躁,新冠一去方悠。精神戮力善同修。似闻鸿唳,欣看雨临秋。
五律立秋
文/赵素霞
阳高照烈炎炎夏,伏蝉肆意长鸣。西风逐暑脑方清。蜜桃糖荔,瓜美好行情。囚禁日久心烦躁,新冠一去方悠。精神戮力善同修。似闻鸿唳,欣看雨临秋。
五律立秋(新韵)
文/赵素霞
蝉声燥热愁,早晚渐凉秋。
粉黛欣菊美,牛儿晃角游。
园瓜农报喜,五谷穗低头。
霍霍磨镰曲,惊飞起落鸥。
七律立秋吟
文/王忠喜
夏去苍天不退凉,高温似虎独疯狂。
商风渐褪蒿蓬绿,伏雨浇淋稻谷黄。
中暑还须多着意,收田抓紧莫休场。
三登入库提防贼,六畜存栏抵御霜。
注:三登,谓五谷一年三熟。金蔡珪《雪拟坡公韵》:“丰年待作三登兆,暮景重开六出花。”
钗头凤立秋吟(程垓体)
炎天恼,初秋到。气温如火人烦燥。飘树叶,西风烈。彻夜惊眠,毒蚊抽血。别,别,别。蝉音噪,蛙声诰。各家男女收田稻。村民悦,庆丰节。粮食归仓,鼠虫偷窃。灭,灭,灭。
立秋
文/陈维平
炎天暴雨复楼台,电闪雷鸣暑气裁。
不舍蚱蝉悲夏去,梧桐无奈叶秋来。
七绝立秋随感
文/庞洪流
时序轮迴来立秋,世人进化外迁投。
孤鸣星岛封身感,盼换光阴长梦求。
大德歌乌云雷雨
文/陈法营
雨声轰。响雷霆。天倾黧面狰,大海江河涌。乌云火闪虹,群山自颤峦峰愣!龙怒鬼魔惊!
阮郎归缅怀西顺河二十六位烈士
文/陈喜山
猖狂倭寇国遭殃,杀烧天地荒。工农奋起震遐方,同心欲血忙。收阵地,斩豺狼,忠魂卫故乡。山河气壮铸刚强,垂青史册长。
五绝立秋新韵
文/李牧
片叶敲窗早,伏炎还未消。
家家烹卤味,户户纳秋膘。
七绝贺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建成开通
文/冯良建
南湖起舵驶红船,斗引航程自纠偏。
三十颗星今组网,风云环宇我争先。
七绝满族荷包
文/冯良建
彩绣绫罗巧挂襟,鱼虫花鸟寄情深。
丝绳长系天涯意,缕缕馨香囊在心。
七律宽甸百瀑峡
文冯良建(辽宁)
寒凝冰堡洁无瑕,暑泛湍流凉尽奢。
聚势腾蛟声荡谷,散形飞雪涧扬花。
叠摇影翠连潭秀,层挂帘银缘壁斜。
秋叶红浮飘带水,幽深一脉舞清嘉。
七绝立秋抒怀
文/芳香幽兰
漫天阴雨送秋凉,挥笔吟诗墨溢香。
学海无涯勤为径,书山有路苦来偿。
七绝立秋抒怀
文/芳香幽兰
秋雨淋漓好爽凉,小楼之内作诗章。
斟词酌句多思考,写出佳篇文采扬。
满江红求职者心声(柳永体)
文/诗中激流
急火盈胸,冲衣扣、仰天望月。怀怨气、独藏愁苦,离乡匆别。课学功成无业作,而今南下从头决。待闲等、时速快年轮,扪心说。曾言勇,行尽竭。难处世,平阳折。落底羞尴尬,败徒回撤。天若有情装不应,人生压力成烦厌。挺脊梁、扛重愿承担,全家悦。
七绝街边日子馆
文/庞洪流
指点人生各变招,阴阳祸福解心焦。
预言百事蒙多对,糊口功夫倚妙聊。
七律立秋感赋新韵
文/风静江清
清凉初始送新秋,叠翠神州醉眼眸。
稻浪摇金凭日晒,果园孕硕享风柔。
柳拂秀水鱼虾舞,雾罩莲塘子藕稠。
待到寒蝉催雁阵,一年丰稔满镰钩。
西江月闲说冷暖
文/江南居士
夏日赤颜弄暑,秋风无影吹凉。环球若是弃骄阳,万物营生无望。冷到穷冬日短,春来白昼时长。自然更迭是家常,人类前途宽敞。
五律立秋
文/赵元良
蒸溽暑消移,清凉细雨迟。
西风驱燥热,冷露已临期。
槐桦飘残叶,寒蝉泣若悲。
天高云淡净,品茗赋新诗。
五绝秋
文/赵元良
西岭枫林赤,随风弄艳姿。
霜侵妍俊美,方觉近秋期。
七律立秋
文/王建华
寒蝉鸣噪悲秋切,唯怕西风己殁身。
世上谁生长不老,阴阳节律暗详真。
年来年去燕留别,叶绿斑黄枝复轮。
万物静观皆自得,参禅何问道家人。
七绝立秋(新韵)
文/胡长林(安徽)
今日天晴暖气融,炎阳似虎热真凶。
西瓜消暑清凉送,抢险防洪再立功。
五律夏日农家
文/王全心
水润葱浓馥,云开彩晕苏。
清风柔叶翠,玉米吐丝朱。
碧绿留溪映,深林听兽呜。
青蔬偎紫果,老背变粼图。
七绝咏扇(新韵)
文/胡长林
孔明羽扇保危城,杜牧轻罗写亮螢。
伯虎兴来折纸画,今朝电器有风生。
七绝荷塘月色(新韵)
文/邓思华
掬水悬华落手中,荷塘处处景相同。
远牵溪碧漪光闪,侧畔前村万木茏。
AUTUMN
七绝瓠瓜夭寿
文/王忠喜
青皮嫩肉祸灾临,未死何缘烂了心?
莫是前生无善事,今朝顺理罪加深。
注:摘回的瓠瓜,表面嫩绿可爱。切开一看里面全烂了,且生了蛆。故而,吟诗一首。
秋风清(李白体)秋韵
文/王忠喜
蛙声宣,高产田。
稻谷熟荣实,初秋开笑妍。
农村农户因何乐?谷仓谷满歌丰年。
七绝立秋
文/刘新军
树上金蝉嘶力唱,农田蚂蚱却生愁。
午时燥热如初夏,夜晚清凉已立秋。
七绝旧居
文/庞洪流
绿竹圈围家旧地,凤凰古树伞遮天。
万千鸟影来还去,同醉逢时水果鲜。
七律子鱼用金人李节“鱼父”韵
文/庞洪流
人到中年一梦醒,青山绿野寄馀生。
贫犹恣意春长在,愁不萦心雨亦晴。
鬓上风霜三尺厚,世间荣辱半毫轻。
时来赖有诗为伴,玉液金波是旧盟。
七绝暑夜寄怀
文/陈维平
酷暑烦煎寝失眠,乘凉欲上月宫寒。
不如静念观书景,作赋吟诗赏妙翰。
七律琴棋书画诗酒花茶
文/马登山
琴声悠远动心弦,棋阵相持正纠缠。
书载华章风作雨,画收山水柳如烟。
诗传千古留青史,酒醉三壶赋雅篇。
花落果成秋色美,茶香慢品话当年。
七律贺北斗开通
文/山水逸翁
扶摇直上翥云天,万里灵霄北斗悬。
遨放星河来远客,登临瑶阙拜群仙。
昔年受辱惊雷醒,今日增光好梦圆。
美帝忧心难独霸,几声哀叹化轻烟。
七律天问一号发射成功
文/山水逸翁
鲲鹏展翅向云庭,直上苍穹探火星。
天海题诗烟阙咏,银河作曲醉仙聆。
遨翔玉宇怀遐志,访觅玄台取秘经。
静候飞龙圆使命,风光无限满荧屏。
七律初秋
文/山水逸翁
晚夏方终热未消,又来秋虎逞凶嚣。
发蔫花草蜂蛩寂,犯困山林鸟雀寥。
赤日高悬田壤裂,农夫忧虑稻禾焦。
不知甘雨何时到,相伴金风饰爱娇。
蝶恋花月夜抒情
文/洧霞-陈法营
玉兔东升藏柳后,星淡岚俦,暗夜连天宙。空寂黛围移幕厚。蒙蒙桂影摇窗瘦。
摆案扶台邀故友,几缕银光,醉赏三杯酒。琼液溢香馨润口;人怡月满情依旧。
七律中华父亲节暨抗战胜利纪念日(新韵)
文/汪旭辉
喜见孩童呼爸爸,谐音恰好是八八。
通源怎忘相合日,抗战荣开胜利花。
尽孝终身偿父母,昭忠笃志报国家。
四维贯气山川海,十指连心你我他。
五律立秋
文/林镇浩
槛外江澄澈,初秋伏暑狂。
风微云影隐,月瘦斗星祥。
草树花含露,琴书墨泛香。
银屏诗友约,共赋满庭芳。
五律观磨西一座山
文/王全心
旷宇寻悠远,青峦睡美人。
遥荒成万绿,近际叠千银。
碧水陪舟荡,丛林隐雀呻。
眠姑仍古韵,静臥等君巡。
七绝昼伏夜孤
文/江南居士
炙人红日落西天,一片腾云火海燃。
独上危楼无对饮,冷宫娥兔已休眠。
五绝知秋
文/葫芦岛雪松
新秋暑气重,旧叶绿情浓。
细品蝉声变,吟凉花不容。
七律诗群恋
文/罗绍高
学步清吟慨与慷,悠悠岁月历炎凉。
愚公不醉移山誉,智叟何嘲劈路彰。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feilongzhangxuea.com/ycjy/60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