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飞龙掌血 > 飞龙掌血药材基源 > 正文 > 正文

ldquo飞去来器OCAT双年展m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2/4/30 12:28:43
湖南白癜风医院 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680130549447447545&wfr=spider&for=pc

九问策展人第五期

在11位联合策展人中,钟刚是唯一于深圳在地工作的人。对“深圳速度”的切身感知,促使他实施了一个有摩擦力的方案。

●单元主题:阻力:一次速度的试验

地点:OCAT深圳馆展厅A

九问钟刚

▲一问:说说你策展主题的想法来源?

▲钟刚:源于我在深圳这个城市的体验与感受。深圳的发展太快了,所有东西都被速度席卷、控制和塑造,“发展”似乎成为这个城市的唯一合法性。

我希望通过这个展览来讨论速度与我们的关系,并通过对速度的干预,进行一次测试与推演,同时我也希望通过这个展览,最终能形成一些具有普遍价值的讨论文本。

▲二问:展览策划与文章策划有什么共性和不同?这次双年展,你感受到了怎样的挑战?

▲钟刚:做展览和做采编,都面临着如何去做选择,以及如何将“选择”转化为一个结构关系。展览最终表现为一个空间的结构,文章则表现为一个文本结构,而编织这个结构的活儿,就是我们每天都在做的编辑工作。有不少艺术编辑转型成为策展人,肯定与两者之间的共通性有关,并且编辑对于阐释和文本的重视,以及编辑对于空间工作成果传播的熟捻,更容易让一个展览具有增量和溢出的部分。

但两者并不是一个行当,还是有很多的差异。比如采编是一个更轻量的工作,而策展还是需要更多的支持和支援,需要在一个物理空间当中去做搭建,去和不同的人进行协作。我在打边炉编辑部非常喜欢打一个比方,我们对写文章的要求是,写出的每个字,要像射出的一根箭,但策展还是要调动更多的力量,更像是组织一次射击比赛,是一项组织工作,我的挑战和感到忐忑不安的地方,也主要源于此处,但在工作过程中,很多老师和朋友给予了我非常多的帮助和鼓励,让我觉得面对挑战和解决新问题,也是一件很带劲的事情。

▲三问:OCAT深圳馆的A展厅你已经非常熟悉了,这次在里面策展有什么新感受,你打算如何改造或适应它?

▲钟刚:原本我希望通过一些微弱的动作让这个空间发生一点变化,比如将入口改到更靠近园区中轴线的位置,这样能够给观众释放一些信息:比如OCAT深圳馆在变,在重新考量一个机构和观众之间的关系。但后来这个计划没有实施,出入口还是惯性运行的状态,挺可惜的。我的出发点不只是被动地使用这个展厅,而是要表达对展厅使用规则的看法。OCAT深圳馆在创意园十几年,园区在变化,观众也在变化,这个被很多人使用过的展厅是否也可以被改变?这与在展厅当中去呈现一个展览同等重要。

这次在A厅的空间安排上,我邀请了李文海和曾镇威一起来做空间介入,我们在这个大的展厅当中切分了一块,做了一个有摩擦力的空间,把直线改成曲线,把通道收窄,让观众走进去,感受到不自在,我们通过一些细微的设计,给顺滑的观展过程制造障碍。李文海和曾镇威也是打边炉办公室的设计师,我们一起工作的过程非常开心,平时不用做很多沟通,没有废话,没有头脑风暴。

▲四问:你可能是所有策展人里认识艺术家最多的?但你的艺术家名单又是所有人里最简洁的,说说你选择艺术家的逻辑,他们的共性和不同,为什么是他们?

▲钟刚:我应该不算是认识最多艺术家的策展人吧,这次一起工作的都是一些非常活跃且非常有经验的策展人。

对我而言,做少,还是做多,都不重要,更关键的是如何把一个事情做到合适的程度。有时我也会以量取胜,做一些有体积感的东西,一棒子把人打晕。但这次在OCAT深圳馆的展览,我还是希望建立一种既快又慢、既紧又松的状态,这个关乎控制力,也与主题“阻力”契合。

在我的策展单元,还有一个平权的原则,无论是艺术家,还是建筑师或设计师,无论是多么著名,还是多么年轻,大家分配到的经费是一样的。当我提出这样的游戏规则时,几位老师都愿意在这样的规则之下去做尝试,我们也想探讨在展览制作成本越来越高的情况下,低预算的工作是否还有可能性。

▲五问:你给深圳打几分?它在哪些方面滋养你,又在哪些方面消耗你,你期待这是一段长久的关系吗?

▲钟刚:7.5分。深圳的山水、蓝天和树木影响着我,我不断从当中得到滋养和启发。我的很多工作方法,就是在散步和跑步当中不经意想到的,我所要做的,就是一以贯之地把想法实现出来,并且在这个过程当中,不做创新,不动摇,一意孤行地做下去。

如果要论消耗,这个城市的速度和效率,对一个年轻人是掠夺性的,有人说深圳是“一个来了就要被掏空的城市”,这是一针见血的描述。深圳有年轻人的梦想,也有年轻人的噩梦。既然留在这里,并且定居于此,那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在这个城市的进程当中描述、影响和改变它。

▲六问:你怎么看双年展模式?

▲钟刚:我上个月写过一篇文章,其中有一个观点就是关于双年展在新的传播逻辑当中面临的冲击和考验。双年展如何在社交化传播当中,建立起一种有效的动员机制,这决定了双年展是否能够产生更强的连接效应和更大的社会影响力。如果忽略了这一点,双年展肯定会一直走下坡路,而双年展模式也将走向终结。

▲七问:你的驾驶风格、运动风格是怎样的?做事的风格呢?

▲钟刚:如果硬是要寻找做这两个事情的风格,那就是“枯燥”。我喜欢做一些枯燥的事情,在枯燥的事情当中找乐子。

▲八问:你是悲观主义者还是乐观主义者?

▲钟刚:悲观是做一切事情的前提。

▲九问:形容你自己,并给自己画像。

▲钟刚:减速带,行道树,三角尺。

自画像by钟刚

展览预告

飞去来器——OCAT双年展·

BOOMERANG–OCATBiennale

展览总监:方谊翎、冯峰

主策展人:冯博一

联合策展人:(按姓氏拼音排序)

韩馨逸、何志森、缪子衿、宋轶、颜峻、杨紫、于渺、钟刚、周婉京、周翊董菁

开幕:年12月12日

展期:年12月13日-年5月22日

地点:OCAT深圳馆、华·美术馆、华侨城生态广场

*展览无需预约,为确保观众朋友们安全观展,参观时请佩戴好口罩,保持一米以上社交距离,出示健康码、行程码,并配合相关信息登记,健康码为绿码方可入馆参观。届时将根据现场情况进行客流管控,不便之处,敬请谅解。感谢您对我们的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feilongzhangxuea.com/ycjy/10546.html

Copyright © 2012-2020 飞龙掌血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