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飞龙掌血 > 飞龙掌血生态环境 > 正文 > 正文

柴可夫斯基的毒舌乐评刀刀见血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1/6/24 15:38:10
北京看白癜风哪家医院比较好 http://pf.39.net/bdfyy/
最专业的吐槽意见和感情的相似比之接触,它更能将两个人结合在一起拥有相同的意见两个人尽管相隔很远,却也很近——柴可夫斯基作为乐评人,我经常要看看别人的乐评,特别是行家的乐评。据说,好的乐评人往往都不是职业音乐家。为什么呢——因为让音乐家评论音乐家经常会变得刻薄冲动。同行相轻吗?特别是那些有成就的大师们,评价起同行来往往不留情面。你不可能因为德彪西讨厌瓦格纳,就决定再也不听瓦格纳吧;贝多芬不敬老师海顿,就认为海顿的音乐一无是处;或者柴可夫斯基不爱巴赫,就把巴赫伟大的音乐杰作扔进废纸篓吧!然而,我还是很喜欢以一个吃瓜人的心态,看音乐家评论音乐家,看大师和大师们一言不合就隔空开撕。为什么呢——因为同行说同行,往往刀刀见血,直指对手的痛处。在旁观毒舌的同时,你也有机会从更刁钻的角度,去发现音乐的秘密。此刻已是炎炎夏日,有毒的太阳正炙烤着大地,昏昏欲睡的我们,需要一点提神醒脑的话题,现在就让我们把切好的西瓜从冰箱里取出来,看一看俄国最伟大的音乐家柴可夫斯基是如何舌战群雄的。柴可夫斯基与勃拉姆斯

可以同日生,不可同日语

年12月24日平安夜,功成名就的柴可夫斯基携着自己的得意之作《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前往欧洲巡演。其中重要的一站就是巴赫、门德尔松曾经驻立过的、德国文化名城莱比锡,在车站迎接大师的是当时在德国乐界很有人缘的小提琴演奏家布罗茨基。说来有缘,当时勃拉姆斯刚完成重要的钢琴三重奏《C小调第3钢琴三重奏,OP.》,平安夜之后,勃拉姆斯亲自与大提琴演奏家克伦格尔来到布罗茨基莱比锡的家中排练新作。年元旦,柴可夫斯基与互不对眼的勃拉姆斯,以及北欧音乐大师格里格,在布罗茨基家中,进行了一次历史性“餐桌会面”,布罗茨基的夫人安娜后来记下了这段有趣的会面:年的元旦,柴可夫斯基应邀前来用晚餐,其时阿道夫·布罗茨基和勃拉姆斯,以及大提琴演奏家克伦格尔,正在家里为次日的勃拉姆斯的三重奏演出排练。“我有打扰你们吗?”柴可夫斯基一进门就礼貌地问到。“一点也没有,可是你为什么要听这样的音乐呢?对你一点意思都没有。”不谙礼节的勃拉姆斯用典型的大嗓门回应。晚餐时作曲家格里格夫妇也加入了,漂亮的格里格夫人尼娜被安排坐在柴可夫斯基和勃拉姆斯之间,席间格里格夫人突然抱怨:“我可不能坐这儿,太让人紧张了”,知情识趣的格里格站了起来说:“那让我来,我有这个勇气”。他们三人相谈甚欢,欢乐地如同孩子们的聚会。勃拉姆斯《C小调第3号钢琴三重奏》旋律明快动人的柴可夫斯基与音乐复杂含蓄的勃拉姆斯是乐史上的一对老冤家。然而奇葩的是,俩人却都是5月7日出生的金牛。乐史上同日生的大师可不多,况且两人还是同时代各领风骚的英杰,照理应该英雄惜英雄才是,然而,这对大胡子似乎天生冰与火不相容。虽然,餐桌上互致敬意,然而一转身回去,柴可夫斯基就在《年国外旅行自述》中,毫不客气地评论勃拉姆斯说:我从来未能,现在也不能喜爱他的音乐……从我们俄罗斯人的观点来看,勃拉姆斯根本没有旋律,乐思从来没有说到点子上:你刚听到一个曲调露了头,它又滑落进无意义的和声演进和转调的漩涡中,仿佛作曲家抱定宗旨,要让摸不着头脑……听他的音乐时,你会问自己:勃拉姆斯是深沉呢,还是故作深沉以掩盖其想象力的贫乏,这个问题从来未能明确解决……一切都很严肃、很高尚,甚至显得精美别致——但在这一切当中,没有最主要的东西,没有美!——《年国外旅行自述》此时的老柴和勃拉姆斯,都已是功成名就的大师,两人的不对眼更重要的是源自艺术趣味的分歧。其实让我真正觉得有意思的并不是老柴如何毒舌了勃拉姆斯,而是老柴的乐评,正好切中了勃氏音乐的某些基本特征:勃拉姆斯的音乐趣味从来不在旋律,任何优美的乐句还没有完全展开,就会在和声行进与快速的转调中,消失得无影无踪,这的确令人迷惑。勃拉姆斯热衷于对核心的音乐主题,进行深度加工——拆解、变形、拉伸和减缩,以探索其潜在的可能与意蕴,而忽视了音乐的抒情,让音乐变得晦涩。在老柴这种以直白抒情为特征的俄罗斯艺术家看来,勃氏的音乐早已失去音乐最质朴的美——旋律之美。柴可夫斯基《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第二乐章》说白了,就是不好听。音乐主题并非旋律,但主题自然平滑地发展,才能构成旋律的线条。勃拉姆斯显然有点发展过渡,经常性地让音乐失去旋律的线条美,这一点正好和老柴成了对立面。反过来,老柴总是能将简单的音乐主题,铺衍成动人的旋律线条,充分展示音乐的抒情性。这种抒情性几乎压倒了一切。从我个人的感受上看,老柴的音乐是线性的、旋律性的,二维的,和声相对简单,抒情充沛,主题发展没有太多的转折。那些优美的旋律如此动人,但听多了也很容易听腻味,缺少音乐的纵深感。相反,勃拉姆斯的音乐尤如立体的迷宫,和声与转调太多,以至于失去了抒情的意味。然而,多听之后,你会慢慢发现深藏在其中的趣味与意韵。漫画:汉斯力克向勃拉姆斯进香,年看上文雅内向的老柴,批评别人可谓不留情面。而看上去有点粗野、直帅、不修边幅的勃拉姆斯,却很少直接去攻击自己的对手。倒是和勃拉姆斯同一条战线上的挚友、维也纳著名的乐评人汉斯力克看不下去,跑出来替勃拉姆斯反戈一击。他刻薄地评论了老柴带来的得意之作《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有那么一阵子这首协奏曲还算是音乐,比例恰当,而且不无才华。但很快地,野蛮占了上风并支配一切。小提琴不再是演奏出来的,它被硬生生地拉扯,撕裂粉碎,被击打的伤痕累累……柴可夫斯基的小提琴协奏曲使我们第一次产生了这样可怕的想法,就是音乐也可能玷污人的耳朵。柴科夫斯基这人一向很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feilongzhangxuea.com/sthj/848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飞龙掌血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