蒺藜科植物蒺藜的成熟果实。
详细介绍别名狗娃刺、茨、旁通、硬蒺藜、血见愁、野菱角、刺蒺藜,三角蒺藜。
植物形态一年生匍匐草本,多分枝,全株有柔毛。羽状复叶互生或对生,小叶5~7对,长椭圆形,长6~15毫米,宽2~5毫米,基部常偏斜,有托叶。花单生于叶腋;萼片5;花瓣5,黄色,早落;雄蕊10,5长5短;子房上位,5室,柱头5裂。果实由4~5个分果瓣组成,每果瓣有长短棘刺各1对。种子卵状三角形。花期5~7月,果期7~9月。
产地分布生于田野、路旁。分布于全国各地,以长江北部为多。河南、河北等地有栽培。
采收加工秋季采收全草,晒干,打下果实。
药材性状复果多由5个分果瓣组成,放射状排列呈五棱状球形,直径0.7~1.2厘米。商品常裂为单一的分果瓣,斧状三角形,长3~8毫米,淡黄绿色,背部隆起,有纵棱及多数小刺,并有对称的长刺和短刺各1对,成“八”字形分开,两侧面粗糙,有网纹,灰白色;果皮坚硬,木质,内含种子3~4粒。种子卵圆形,稍扁,淡黄绿色,有油性。气微,味苦。
性味归经性微温,味辛、苦,有小毒。归肝经。
功效与作用平肝解郁,活血祛风,明目,止痒。属平肝息风药下属分类的平肝息风药。
临床应用用量6~9克,水煎服;或入丸、散。外用:适量。水煎洗;或研末调敷。用治头痛眩晕,胸胁胀痛,乳闭乳痈,目赤翳障,风疹瘙痒。临床上常配草决明、青葙子等治头痛、头晕等症。此外,还可用于肝气郁结、胸胁不舒等。可配菊花、地肤子、苦参等治皮肤瘙痒风疹,去刺研末为丸,治疗白癜风等病。
药理研究抗心肌缺血;延缓衰老;有性强壮作用;有抗乙酰胆碱等作用。药理实验表明蒺藜水提取部分有轻度降压作用,生物碱部分有轻度利尿作用,并对在体蛙心呈抑制作用。此外,蒺藜水提取部分有抗变态反应,对2,4-二硝基氯苯引起的小鼠接触性皮炎有抑制作用。
化学成分果实和叶含刺蒺藜苷(tribuloside)、紫云英苷(astragalin)、山柰素-3-芸香糖苷(kaempferol-3-rutinoside)及山柰素;并含生物碱哈尔满碱和哈尔明碱、山柰酚、山柰酚-3-葡萄糖苷、山柰酚-3-芸香糖苷、刺蒺藜苷、木犀草素、薯蓣皂苷元、海可皂苷元、哈尔明碱等成分,以及少量挥发油和油脂。
使用禁忌血虚气弱及孕妇慎服。
配伍药方①治肺痈、肺痿,咳唾脓血腥秽:蒺藜(带刺炒)克,百合、川贝各(炒)30克。共为细末。每早晚各服9克,白汤调送。(《本草汇言》引《方龙潭家秘》)
②治乳胀不行,或乳岩作块作痛:蒺藜(带刺炒)二三斤,为末。每早、午、晚不拘时,白汤作糊调服。(《本草汇言》引《方龙潭家秘》)
③治下痢:蒺藜二升,捣汁温服。以为度。(《千金要方》)
④治小便不通,腹胀:蒺藜炒黄为末,黄酒调下。(《寿世保元》)
⑤治一切脚气,不问虚实寒热:蒺藜(带刺炒)克,木瓜(炒)克、共为末,每早服15克,自汤调服。(《本草汇言》引《方龙潭家秘》)
往期中药·点击对应名称进入紫苏叶天花粉莪术黑豆薤白鸡内金鹿衔草连翘金银花佩兰绵马贯众瞿麦椒目茜草麦冬黄连化橘红牛黄小通草千金子莱菔子川木通苦丁茶甘遂何首乌王不留行鬼箭羽五加皮山楂叶半夏梅花神曲蒲公英火麻仁槐花凌霄花虎杖茉莉花红曲玉米须前胡葎草飞龙掌血五味子百部相思子野菊花紫花地丁香薰桑叶鸡矢藤芥菜玫瑰花金莲花冬凌草瓜子金仙鹤草千里光榧子蕤仁小编推荐阅读
1.
人体里有羊毛疔?羊毛疔是什么病?挑羊毛疔挑出来的是什么?对人体的危害!!!
2.
祝由十三科,你也能看懂学会的祝由术,民间祝由术高人收藏的秘本长按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feilongzhangxuea.com/cscc/5520.html